3月初,一段由梧州籍学子制作的,名为《我们》(又名《falling in the city》、《浮聆都市》)的视频走红网络。
这段17分钟的视频,讲述了外出求学的Miky和阿K在放假期间重聚梧州,触景生情的故事。
由于视频中穿插了不少关于梧州的采访片段,而且风格清新、视点新锐,不仅让整部作品充满依恋家乡的味道,更加能勾起在外漂泊游子的思绪,因此,视频在梧州零距离网站的骑楼论坛上发布后,反响热烈,被网友尤其是梧州的网友美誉为“窥视新梧州人内心世界的宣传片”。

《浮聆都市》剧照
走红,源于对家乡的思恋
有人说,广西有两个地方的人是最恋家的,一个是桂林人,一个是梧州人,无论多远,都想回家。这一点,在由9个梧州学子制作的视频《我们》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视频中,车水马龙的鸳江桥,人来人往的中山路,古朴沧桑的骑楼城,让人万分感慨;曾经1.2元的公共汽车票、红男绿女穿梭不断的麦当劳门口,以及能够放飞青春的河堤,都让人会心一笑。
在抒情的音乐中,Miky和阿K的重聚,再加上在他们的交谈中,梧州的故事娓娓道来,深深打动了不少梧州人的心。
朴实的语言,浓郁的乡土情怀,正是视频走红于网络的真正原因。
也正因为《我们》视频所包含对家乡的那种浓浓的眷恋,引发了梧州网友特别是在外打拼的梧州人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追捧。仅仅在新浪微博上,这段视频转载的次数就超过两万次,评论近三千条。
网友MosMen说,看了《我们》之后,我想无论我以后去哪里,梧州永远都是我最终的目的地,我爱梧州。
网友Eleven-12说,梧州真的很好,支持梧州,好想念梧州啊。
一些如岑溪市、藤县等地的网友,在赞许这段视频的同时,纷纷表示自己也要做一部关于本地的视频,记录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短片不仅得到本地人的追捧,在周边城市也引起广泛讨论。在百度贴吧里,桂平的网友转载了这个短片,看完之后由衷感叹梧州宜居的环境。在贴吧上,桂平的网友还商量着拍一部反映桂平的短片。

《浮聆都市》主创人员
拍摄,源于对青春的感悟
导演吴珏林,协助拍摄李维,男女主角莫璐、沈洋,友情客串李雨轩、何健、彭钟岳、邓超妍、林颍茵。许多网友陌生的名字,就是视频《我们》的制作团队,一群土生土长的梧州人,一群有着共同业余爱好的朋友。
用拍摄视频这样的方式,来记录城市的发展,记录青春的感悟,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但付诸于行动,却并非那么容易。
而这一段视频的拍摄,其实也是一个偶然。高中毕业后,这9个人各自外出就学,在寒假的日子里相聚在一起,看着梧州的变化,聊着各自的生活,对青春有了些许感悟,也成为了创作《我们》这部视频短片的最初动力。
“其实是想给大家一个宣泄和怀念的窗口。”视频女主角莫璐告诉记者,“就像平民冲,住在那里的老街坊看到视频的话,多少都会有些感触吧。”
导演吴珏林,这位自称是王家卫拥趸的青年,是广西艺术学院环境艺术类专业的大三学生,拍视频是他的业余兴趣。每次放假回家,吴珏林总会找时间约一帮同学讨论和制作一些短片。拍摄视频《我们》的点子,就是在这种聚会交流中,慢慢地形成的,“借着制作短片的过程,我们既可以交流彼此的点子,又可以增加大家相聚的时间,这种感觉确实很好。”
对于摄影,他们都不是专业的,不过都很感兴趣。年轻人性格冲动,说干就干,写剧本、找演员、拍素材、看场景等,很快就分完任务。
“这部视频写剧本只用了两三天,主要场景拍摄用了一个星期,城市街道视频素材则是每天都去拍摄,一直拍摄到2月底完成。”回忆起那段忙碌的日子,吴珏林总是很回味。
然而,对于业余的视频拍摄爱好者来说,最大的困难却是现场录音。因为,由于他们没有专业的视频拍摄设备,只有一部可以拍摄视频的单反数码相机,无法在现场把对白录入,只好在后期再对口型配音了,自然就出现了不少口型与对白不匹配的地方。“我们当时都笑着说,就当看配音版的韩剧吧。”吴珏林笑着说。

《浮聆都市》剧照
分享,源于对梧州的信心
对于视频《我们》在网络上的爆红,参与拍摄的几个年轻人都有些吃惊。“想不到微博的力量那么强大。很多朋友看了视频后,都来问我什么时候出续集,他们也想加入。”女主角莫璐说,“这是一件好事,我们很开心。”
莫璐和吴珏林都是90后,他们这代人,曾一度被认为是没有责任心、不懂分享、自私叛逆,但这个视频的出现,却反映出这个群体的独立、坚强和责任感。
参与拍摄的李雨轩是土生土长的梧州人,对梧州有很深的感情,在他的心里,梧州是一座蕴含着浓郁历史文化的古城,包含了很多的梧州人的智慧。梧州的饮食文化是最让人津津乐道,也是很多游子在外最怀念的东西。
“每次回家只要听到身边的人都说着地道的梧州话,在街上总是看到自己熟悉的人,那种亲切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可以说,每个梧州人心中都有一座这样为自己所感动的城市,可能这就是归属感。这也是我们前辈告诉我们的,无论在外碰到什么困难和成功,一定要记着那个养育你的地方,这才是你的家。”
“‘我们记得回家’很显然是表现为梧州人对家乡的寄托,出去多远,都不忘自己的家。影片开始提及这句话恰恰在影片结尾提到‘2012去哪里? 回家’这句相呼应。再次讲明我们的主题就是梧州这个家。”吴珏林说道。
所以,在视频的最后还是说了诸如公共汽车票价已经改为1元等变化,表明了在90后的年轻人心目中,梧州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一代人也都有自己对家乡的情感。作为新生的90后,他们更多的是用自己所看到的、所记录的去表现对家乡的情怀,与大家分享自己的青春。所以,对于一些不同声音,他们是坦然相对。
网络上的言论,莫璐看得很开,“我们也不是专业的,对吧?即使是专业的电影,不也有人不喜欢么?我们还会拍续集的。”
吴珏林也说:“我觉得评价好坏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鼓励或者是鞭策。”
“希望无论怎么改变,能保留一些梧州的特色,这是每个梧州人所希望的,而且都希望梧州可以发展得更好。”这是李雨轩的心声。
在这些梧州年轻人的心里,梧州的故事就是回家……
<<点击查看《浮聆都市》(Falling in the city)之评述<<
<<点击查看《我们》视频删减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