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记者 陈素雅
“周末带女儿去万秀茶花园玩耍,居然看见一条蛇懒洋洋地伏在路面上,好像是有毒的竹叶青。幸好把孩子及时拉走,不然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3月22日,市民陈女士拨打本报报料热线,称其在市内公园玩耍时看到有蛇出没。时下正值清明踏青时节,梧州市中医院外二科(蛇伤科)主任王展福介绍,按照惯例,每年第一例被蛇咬伤的病人,多数出现在3月份。”
春夏季是蛇伤高峰期
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惊蛰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蛰伏于地下冬眠的动物都苏醒了,人被蛇咬的情况会突然剧增。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蛇冬眠醒来,开始到处觅食。另一个原因是气温升高,人们喜欢到山林湖边游玩,人被蛇咬伤的频率也高。
据介绍,春夏季节是梧州蛇伤发病的高峰期。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因此,市民在雨前、雨后、洪水过后要特别注意防蛇。由于蛇类怕热,超过30摄氏度的高温并不出动,所以蛇伤主要集中在早上、傍晚或晚上气温较低时。市民若到户外活动或工作,应尽量避免在草丛里行走或休息。一般情况下,梧州市民最容易被竹叶青和烙铁头两种常见毒蛇咬伤,只要及时施救,一般都能避免严重的后遗症。人被蛇咬后,如果足够安全,市民可以把蛇打死,一起带到医院。
被蛇咬后要及时处理
在2013年春季,有多名梧州市民因被蛇咬伤后处理不当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医生提醒,人一旦被蛇咬伤后,应该先与咬人的蛇保持安全距离,免得再被咬。然后观察伤口的形状和蛇的模样,如果伤口有两个被牙齿咬破的洞,上下没有均匀的牙印,而蛇的头部呈三角形,则很有可能是毒蛇,要及时处理并马上就医。
据王展福医生介绍,市民一旦被毒蛇咬伤后,应该立即坐下或卧下,自行或叫人迅速用鞋带、裤带之类的绳子绑扎伤口的近心端,绑扎无需过紧。每隔一段时间要松绑一次,不然伤口附近组织会坏死。接下来,要在15分钟~30分钟内进行伤口处理。可以用凉开水、泉水、肥皂水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洗掉伤口外表毒液。有条件的话,可以以伤口为中心,用小刀或碎玻璃片等其他尖锐物将伤口作十字切开,又或者用手从肢体的近心端向伤口方向及周围反复挤压,促使毒液从切开的伤口排出体外,边挤压边用清水冲洗伤口,并持续一定的时间。排毒完成后,必须注意及时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贴心提示
春天踏青出游,要注意以下几点:走入草丛或山林时,尽量不要穿短裤;在草丛里行走时,可以拿根棍子或者拐杖在前面不停地敲打,免得误踩到蛇;蛇类一般只有在受到威胁时才会主动攻击人,所以看到蛇,最好悄悄地、慢慢地走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