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率快速上升
男性感染率约为女性的两倍,一些儿童也被感染
根据2001-2004年的全国第二次寄生虫病调查,我区人群平均的肝吸虫病感染率为3.71%。
在武鸣、横县等肝吸虫病的高流行地区,感染率明显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006~2010年,武鸣县的抽样监测显示:肝吸虫感染率近50%。相比上世纪90年代的31.80%,增加了不少。横县的抽样监测数据显示,肝吸虫感染率从1992年的14.4%上升至2002年的28.78%,2011年的抽样调查更是上升到53.54%。
杨益超解释,感染率快速上升,主要原因是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吃鱼生的人越来越多。10多年前,当地人只在逢年过节或办喜事时才能吃到鱼生,现在是想什么时候吃都能吃到。
2012年,疾控部门在横县的8个乡镇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男性的肝吸虫病感染率达71.33%,女性为34.06%。感染人群中,中、重度的几乎占了一半,而且人均带虫量较大,虫量多在上百条。
近些年,吃鱼生在广西逐渐成为时髦,一些原来不吃鱼生的地方也开始出现鱼生馆,例如桂林、柳州等。肝吸虫病的流行范围也在逐渐扩大。目前,全区大概60个县流行,是1985年的2.6倍。流行人群的年龄范围也在扩大。2011年横县肝吸虫病调查发现,儿童(≤14岁)的感染率为7.95%。
据介绍,我区最新的肝吸虫感染状况不明,目前所知的情况都是约10年前的数据,不能反映目前的真实情况,估计实际情况可能会更严重。据疾控部门估算,目前我区约有300万~600万人感染肝吸虫。
别迷信“野生鱼生”
邕江里的鱼带虫率约为10%
人会感染肝吸虫,是因为吃了带虫的鱼。鱼的健康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杨益超介绍,有调查显示,在邕江里的鱼,肝吸虫带虫率约为10%。因此,从水系分布来看,邕江流域居民的肝吸虫病感染率最高,其次是左江流域。
在一些人的观念里,野生淡水鱼比养殖的鱼更安全,事实恰好相反。据了解,从监测结果看,河里的鱼肝吸虫感染率要高于养殖的鱼。有观点认为,这可能与水体的清洁有关,比起养殖场所,河流、水库等大环境的水体难以彻底清洁,更容易滋生寄生虫。
近期,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了关于吃鱼生感染肝吸虫的情况后,在自治区疾控中心门诊,前来进行肝吸虫相关检查的人比平时增加了三四成,目前每天能接诊30多人,都是常吃鱼生的。据不完全统计,有约八成的人被检出感染了肝吸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