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APP梧州零距离
梧州零距离网 > 专题报道 > 微电影频道 > 正文
梧州微电影的文化追求与文化自觉
时间:2014-08-29 来源:梧州日报 作者:峥 嵘 编辑:黎羽瑶 黄东莹

8月21日晚上,夜色迷蒙,细雨纷飞,然而梧州市文化会展中心内,却星光熠熠。

是的,星光熠熠。尽管没有什么国际巨星驾临,这里展示的只是一片细密的繁星。“创意微电影·青春中国梦”2014年梧州微电影大赛颁奖典礼在此举行。这是梧州微电影人的大联欢,梧州微电影创作的大检阅。

从2012年《苍梧三钗》开启了梧州微电影创作活动以来,仅两年多时间内,梧州微电影在迅速进步,快速发展,健康成长。梧州的微电影作品在广西区内小有名气,在国内获得奖项,梧州微电影人一步一个脚印,备尝艰辛,执着追求,用镜头演绎他们心中的各种情愫。

初期的梧州微电影,明显较为幼稚,剧本粗糙,演员表演技巧生疏,作品带着鲜明的草根色彩。在题材上多集中于个人爱情的纠葛。而两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梧州微电影,在以下方面有了长足进步:

题材多样化,视野有所拓展,主题有所深化,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出现了一些反映人文风情的纪录片,如《古郡寻梦》、《老味的记忆》,以及其他商战题材的片子《诈和》、悬疑惊悚题材的《餸》;反映企业形象文化的《爱在身边》、《幸福》、《守护》等。

演员表演也从本色表演开始转向性格塑造,一改做作、生涩之风,如《简爱》、《我爱车大炮》、《餸》、《诈和》、《仙剑情缘》、《恋上你的味道》,表演更为自然、自如,开始呈现较为丰富的人物角色与人物性格。

而人文纪录片由于在剧本创作上倾向纪实性,演员表演上可以基本忽略人物性格的塑造,使梧州的创作团队能够发挥自身在拍摄、音乐、后期制作等方面的优势,生产出一些精品。《老味的记忆》、《古郡寻梦》、《Feeling梧州》、《另一个梧州》等,便是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的代表作。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开展微电影广告的创作与营销,这为今后梧州微电影的产业化发展留下广阔空间与基础。

这都是梧州微电影趋向健康发展的表现。由此可以看到,扬长避短,看准路径,认清方向,量力而行,对于起步时期的梧州微电影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这是否意味着梧州微电影人由质朴的文化追求、文化热情,上升为理性的文化自觉?

梧州微电影之发韧,是自发的、草根的大众文化形态,于梧州而言,也是新的媒体形态。这其中有年轻人的热情与冲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青春梦想。你看或不看,它就在那里;你承认不承认,它就在发展;已成为媒体生态圈中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梧州的宣传文化部门与官方主流媒体,应该敏锐地看到微电影的发展潜力与影响力,积极主动地予以引导、扶持,“打好主动仗”,为繁荣梧州的文化艺术,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梧州的城市软实力作出贡献。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电影创作可以带动剧本文学、表演、音乐、摄影、广告等一系列的艺术创作发展。对于我市文学艺术繁荣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

就在本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梧州的官方媒体,迄今传播形态较为传统、经营手段较为单一、竞争力较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观,在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形成传媒文化产业链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培养开阔的前瞻视野,包容的心态,融合发展的思维,志存高远的境界。

中恒制药、梧州学院、南方电网、梧州电信、梧州工商银行等一批大型企事业单位对微电影的热情参与和支持,为梧州微电影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使我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更多的机会与选择,可以自信走得更远。

2013年,市政协一位委员就提出建议,积极发展梧州微电影事业,扩大宣传梧州新形象。时任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予以充分肯定。今天我们看到,这已经初步成为现实。梧州官方宣传部门与主流媒体为草根的微电影提供平台,提供载体,摒弃门户之见,同心协力打造梧州微电影的文化品牌。

在媒体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中,这也是官方媒体的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