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李欣鞠) 近年来,市科协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开展各种课内外科普教育活动,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
在科普教育活动中,市科协广泛开展“爱科学月”、“大手拉小手”、“小小侦探家”、“放飞科技梦想”科技活动校园行等校园科普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各中小学校、职中、技工学校举办科普知识报告,并组织全市中小学生阅读科普书刊、观看科技录像、参观科普基地、出版科技墙报,让在校学生接受科普教育。此外,每年组织师生参加中国科协的“高校科学营”,分批分次到国内知名学府参加暑期科学营活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市科协发挥社会科普资源的作用,推动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30个科普教育基地,其中梧州市园林动植物研究所科普教育基地、梧州市气象局科普教育基地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另外,村(社区)、学校、各大中型企业也普遍建立科普图书馆、科普走廊等,全市共建成300多个科普图书馆和阅览室。
课内课外的科技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培养和提高了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每年举办的梧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涌现了不少优秀选手和作品,并在全区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屡获佳绩。据统计,2008年至今,我市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方面获得自治区奖励354项、全国奖励17项,市科协还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基层赛事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