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陈素雅 通讯员 韦晓燕) “家里有宝贝的要注意了,新一轮病毒感染来了,疱疹性咽颊炎,得了以后发高烧40℃都不退,嘴里全是疱疹,疼得无法进食。医生警告家人,孩子还小,尽量保护吧。”近日,不少家长的微信朋友圈都能看到关于疱疹性咽颊炎的各种说法。而记者走访获悉,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目前确已进入疱疹性咽颊炎高发期,学龄前儿童是易感染人群。
学龄前儿童多发
6月7日,记者走访梧州市妇幼保健院、梧州市中医医院和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了解到,在医院儿科每天接收的患儿中,患有疱疹性咽颊炎的儿童不在少数。梧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张飞表示,家长如发现孩子口腔内出现疱疹,应及时就医。
“春夏季是疱疹性咽颊炎的高发期,在6月6日儿科接诊的患儿中,有30位确诊为患有疱疹性咽颊炎。”张飞介绍,疹性咽峡炎属于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发烧、起疱疹的症状需重视,尽快送到医院治疗。该病初期症状为发烧、食欲不佳、干呕、嗓子痛,因此,容易被误解为感冒而延误治疗。在发病后的两三日内,口腔黏膜、咽后壁处会出现芝麻大小白色或红色疱疹,若水疱破了则会变成溃疡。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不少家长带着起疱疹的孩子到医院就诊时,都会紧张地问医生出现疱疹是不是手足口病。对此,张飞表示,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有所区别。“虽然疱疹性咽颊炎与手足口病属于病毒感染,但疱疹性咽颊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除了口腔里有疱疹,手心、脚心、手脚背,连臀部都有。”张飞同时表示,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可能会引起致命的并发症,但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一般经过数天治疗便可痊愈,家长不需太过紧张。
防感染勤护理是关键
据了解,一周岁到学龄前儿童是疱疹性咽颊炎的高发人群。夏季天气炎热,空气湿度大,致使空气中细菌、病毒繁殖速度加快,病毒进入儿童呼吸道就容易引发疱疹性咽颊炎。因此,医务人员表示,该疾病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让孩子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谨防病从口如。此外,孩子得过一次疱疹性咽峡炎,并不能对其终生免疫,所以家长平时还要注意给孩子做好预防工作,勤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发病高峰期尽量少带孩子去超市、商场、电影院等室内公共场所。
“疱疹性咽颊炎,关键看护理,护理做得好,一般两三天体温就降下来,一周左右就好了。”张飞说,不过,如果继发感染,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病程也会延长。儿童患了疱疹性咽颊炎后可能会感觉嘴痛而拒绝进食,家长可以帮助儿童保持口腔清洁,用淡盐水漱口,还可用口腔抗菌剂喷至咽部溃疡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