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谢韵 通讯员 郭璨) 自2012年梧州市成为国家第四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以来,截至今年7月,已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15项,实现年节能量4896万千瓦时,达到了低碳、节能示范效益,让市民享受更多的蓝天绿水。
在这些项目中,有不少是和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国龙大酒店作为五星级酒店,建筑面积大约15万平方米,夏季时,为了给顾客提供舒适的环境,酒店的空调总是不停在运转。但目前国龙大酒店每月总电费仅约为90万元,如果不使用空调只供应热水,每月总电费可进一步降到约50万元,远比使用传统空调热水系统的同类型酒店节省电费。这些,都得益于国龙大酒店使用了江水源热泵供空调制冷、制热以及提供生活热水。如今,国龙大酒店的年节能量约为867万千瓦时。
除了国龙大酒店外,海骏达卡地亚项目、一代天城小区、玫瑰湖·恒祥豪苑小区等许多新建的房地产项目、公共服务建筑项目等,也将太阳能、江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应用于建筑之中,进行空调制冷、制热或提供生活热水。
据了解,梧州市自2012年获批成为国家第四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后,如今已有75个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实施方案通过专项评审,其中的26项通过了梧州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列入了梧州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截至今年7月,已经完工的项目约有15个,折合应用面积为200.97万平方米,实现年节能量4896.47万千瓦时,折合标煤1.6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03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26.69万吨等。此外,梧州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还有11个项目将在今年9月完工。届时,梧州市节能减排的实用效益还将继续显现。
梧州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下一步,不仅要大力推进现有的示范建设工程项目,加快建设全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设步伐,而且将大力推进红岭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区尽快形成,继续探索分布式能源站的建设与运营模式,为梧州市走出一条建设节能、低碳、生态的城市道路奠定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