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所拥有的资源与调动资源的能力是较低的,因而容易产生无力感、无助感和疏离感,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和谐社区的发展。希望有关部门能改善社区老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增加他们能够利用的资源。
调查:社区设施不完善,老人易孤独寂寞
一些社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或者一些设备受损长期得不到修补,导致老年人活动的空间窄,可利用的资源少。虽然老年人参加活动,家庭成员大多数表示支持,但是目前社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很多老年人都是帮子女带小孩,他们没有太多的业余时间参加活动。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老年人没有意识到自身的潜能,造成无力感和无助感。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离退休综合症。个别老年人离退休后出现抑郁、焦虑以及躯体的各种不适症状。造成老年人离退休后心理不适主要因为退休前后的生活境遇反差较大,退休前把工作当做自己全部的生活,退休后失去了精神上的寄托;对离退休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缺乏充分的认识。离退休综合症使社区个别老年人不能过上幸福的晚年。二是自我评价下降。社区里有些老年人常年靠儿女赡养,帮儿女带孩子,人际交往的圈子非常窄,生理和心理逐渐下降,导致老年人自尊心受损,自信心下降,自我评价下降,加上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比较快,老年人有时候很难适应生活和环境的变迁,造成老年人的心理负担,认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三是家庭关系不和谐引发心理问题。老年人退休后主要的生活范围是家庭。社区里有些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下降、家庭成员不和睦、子女不孝顺等因素使老年人陷入孤独、寂寞和抑郁之中,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社区的部分老年人是随子女居住的,有些老人帮忙儿女带孩子。老年人当年养育自己儿女的环境与现在养育孙辈的环境截然不同;而奔波忙碌的子女又很少与自己交流,究竟如何养育自己的孙辈,老年人也只能用很早积累的经验去实施,但很大程度上是与自己子女的养育理念相悖,这就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再者,年轻人需要事业的成功与稳定,而老年人需求的却是感情的寄托和子女的温馨问候。这样就很容易产生矛盾。
建议:社区多搞活动,老人主动参与
社区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定期对社区的设备进行保修。另外有老年人的家庭,应该给予老年人足够的自由空间,让老年人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社区应该创造更多让老年人展现自我的平台,如举办各种演出、比赛及知识讲座,注重培养老年人重在参与的精神,增加老年人的自信心,降低无助感,提高自主意识。
对于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社区工作人员要进行积极的辅导,举办各种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促使老年人正确看待离退休。离退休后,老年人会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激发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充实自己的生活内容。另外,老年人要体谅儿女工作繁忙与辛苦,理解儿女很少陪伴自己,多主动与儿女沟通;并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理念,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保持与儿女有共同的话题,融入家庭中。再者,走出家庭,参与社区活动。人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感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老年人应该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在社会活动中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摆脱空虚和孤独,获取幸福和快乐。
(钟燕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