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佩思(右一)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向小区居民了解情况。 本报记者 纪荣兰/摄
西江都市报记者 纪荣兰 通讯员 梁月芬 韦容华
11月16日上午,在富安社区,47岁的社区综治协管员黄佩思正准备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落户,调解一桩居民间的小纠纷。由于身体有疾病的缘故,黄佩思的脸色看起来有些许苍白,身材瘦弱的她走起路来也是轻手轻脚。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是一个经历过不少生活曲折的女人。从领取低保金度日到重新融入社会,正是社区的一步步帮扶引导,让她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社区贴心帮扶
2011年的时候,黄佩思身患重疾,后经手术治疗控制住病情,但手术也让她留下了左手不能提重物的后遗症,所以手术后的几年间,黄佩思一直无法像普通人一样工作。
得知黄佩思的情况后,富安社区的工作人员主动帮她申请了低保,并尽一切可能给予她生活上的帮助。此外,还在各类送温暖的慰问活动中优先安排对她进行慰问,赠送各种慰问物资。
正是社区和热心单位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让黄佩思感恩不已。在病情相对好转的时候,黄佩思总会主动来到社区办公大厅,尽自己能力帮助社区做一些琐碎的事情,如帮忙管理社区的老年人活动室,或在社区“四点半课堂”和“暑假补课班”等项目中帮忙照看参加活动的孩子。
对于黄佩思的举动,社区工作人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平时的聊天中,当他们了解到黄佩思想找一份工作来维持生计,不再是单靠低保金来生活的想法后,社区工作人员又一次忙开了,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帮她留意着有没有合适的工作。
而在社区“双报到”活动中,黄佩思想得到一份工作的愿望也被作为微心愿写进了社区的心愿表里。对此,富安社区的“双报到”单位梧州市教育局把这份心愿认领了下来,在社区的帮助下,从今年8月份开始,黄佩思正式成了富安社区的综治协管员,告别了靠低保金度日的生活,重新开始用劳动所得养活自己。
重树生活信心
社区综治协管员是一个公益性岗位,主要工作是协助社区专门负责法律事务方面的工作人员落户进行综治维稳、矛盾调解、提供法律援助,也就是协调处理居民邻里间的矛盾纠纷等琐碎事宜。富安社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黄佩思对待这份工作很努力,总是尽自己的能力为居民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采访中黄佩思告诉记者,在工作中,她目睹过小区业主与物业管理部门之间因楼道漏水而相互扯皮;经历了楼下养鸽子吵到楼上邻里间险些大打出手的尴尬;也感受到了儿孙成群却老无所养独过晚年的老人家的凄凉……这份工作,让她体验了许多人情冷暖。
尽管如此,她依然用自己的一份善心去耐心劝导矛盾双方,说服大家要相互谅解换位思考。
黄佩思称,她很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也很感谢社区及“双报到”单位在职党员对她的大力帮扶,她会尽自己所能去做好这份工作。她说,以前没有工作的时候总会胡思乱想,对很多事情看不开,人变得郁郁寡欢。自从投入到这份工作之后,压抑的心情得以释放,生活也有了寄托。同时,由于在工作中常接触到别人生活的不易,自己也不再怨天尤人,而是懂得更坚强的面对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