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谢韵 通讯员 朱海凌) 随着气温下降,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冬装,用上电暖炉、热水袋等物品取暖。而为了让动物们过个“暖冬”,梧州市动物园的小木箱、取暖灯等取暖设备也纷纷“上阵”,同时,饲养人员也为园里的动物适当增加了喂食量,以保证它们安全过冬。
12月19日,在动物园的河马池里,河马妈妈“囡囡”正和她六个月大的小河马在阳光下散步。动物园工作人员介绍,小河马从五月出生至今,身体一直很健康,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已经没有之前那么胆小了。现在只要天气好,它都会跟随妈妈外出散步,“别看它现在个头小小,其实它的体重已经有100公斤左右。”工作人员表示。
其实,在动物园里,动物的个头大与抗寒能力并不一定成正比。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河马属于吨量级的动物,身体健硕,但它们却是动物园里最怕冷的动物之一。尤其在冬天,如果保暖工作没做好,河马的皮肤就会干裂出血。所以在天气刚开始转冷的时候,动物园就开始为河马的“房子”装上四盏取暖灯,还把“房子”的门窗用挡板挡住,防止空气对流带走室温。
“有太阳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将挡板移开,让阳光直射房间提高室温。晚上动物园内的温度比较低的时候,我们就打开取暖灯,用挡板将它们的房间密封起来。”工作人员说。
除了河马有这样“优待”,动物园其他畏寒怕冷的动物也用起了取暖设备。如懒洋洋的鳄鱼,在工作人员为它的小房子放置干草、装上取暖灯以后,几条鳄鱼几乎天天都待在小房子里取暖不出门;不远处的蟒蛇馆,在其中一条爬到了阳光下晒晒的时候,另外一条蟒蛇已经戴在取暖灯下的小木箱里呼呼大睡;猴子馆里,几乎每个笼舍都有供猴子取暖的小木箱,黑叶猴的笼舍内还专门安装了电暖气。
动物园工作人员介绍,在冬天除了给动物提供取暖的设施以外,在饮食上也需要多加照顾。例如狮子、东北虎、黑熊等有厚厚的皮毛不怕冷的动物,工作人员就给它们加餐,让它们多长膘御寒,“拿东北虎来说,平时每天吃8斤肉,现在已经增至10斤。”工作人员表示,此外每日加强巡房检查,确保动物们都安全过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