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黄东荣 通讯员 吴柏松) 近日,一辆辆重型货车往返于蒙山县城和夏宜瑶族乡能友村之间,将成批杉木运出来,让偏远的山村变得十分热闹。
去年年初,受益于夏宜瑶族乡成立30周年,夏宜村至能友村十多公里的通村道路完成硬化,极大改善了这个边远山区村的出行条件。能友村木材经销商莫洁隆回忆,以前由于进村道路坑洼,每逢下雨天,木材难以外运,直接影响群众种植经济林的积极性。如今,出行的道路宽阔平坦,不少群众已预订杉木、松树等苗木以备春节后种植。
能友村通村道路建成投入使用,是我市2015年农村公路建设的一个缩影。据市交通运输局统计,2015年,全市共投入资金27157.7万元,实施县乡道联网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渡改桥、新建桥梁、安保工程和连通工程以奖代补等96个项目,新增公路总里程599.23公里,桥梁总长693.72延米。
公路管理部门还主动对接中央和自治区相关项目,指导各地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截至去年底,全市农村公路实施项目除县乡道联网沥青路项目进展较为缓慢外,其他项目的投资任务已超过八成,其中总投资2182万元的34个连通工程以奖代补项目已全部完工。
市公路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各县(市、区)沟通和对接,协调项目建设方解决施工遇到的问题,并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扩大养护覆盖率,提升农村公路的绿化率,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同时,组织编制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库和公路路网结构改造工程项目库,继续推进公路生命防护工程、自然村(屯)道路、贫困地区与通行政村公路改造路段的实地调查,为我市“十三五”通自然村屯道路建设项目的安排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