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黄颖盈 通讯员 李晚昌)当人们前往餐饮、娱乐场所消费时,若能在结账的时候出示一张VIP(贵宾)卡,不但可以享有价格折扣的优惠,还可免去现金支付的麻烦。眼下,这样的会员优待服务,受到一些消费者的推崇和喜爱。然而,倘若商家翻脸不认VIP卡,消费者难免遭受损失。日前,市民梁小姐就碰上了这样的麻烦。
“十分感谢工作人员的帮助,我的VIP卡里面的近千元才终于失而复得。”近日,市民梁小姐向梧州市消费者协会致谢。原来,2014年,梁小姐在大学路某酒家办理了一张VIP卡,并在卡内预存了1000元整。到2016年,梁小姐在两年时间里仅消费了200余元,卡内尚余700余元。
今年初,梁小姐从与她同时办理VIP卡的卢女士及陈女士处获知,该酒家已更名,摇身变为某休闲餐厅,卢女士与陈女士拿着原来的VIP卡换到了新的VIP卡。不过,当梁小姐前往该休闲餐厅办理更换手续时,却遭到了拒绝,原因是梁小姐卡里余额过大,如果仅有100多元可以“考虑考虑”。对此,梁小姐认为该休闲餐厅方面的说法既不合理,也不负责任,后经市消协调解,梁小姐在今年2月终于追回了卡里剩余的700多元。
眼下,这样的VIP卡除了出现在餐饮店以外,在美容店、洗车店以及KTV等消费场所也有出现。记者走访发现,会员凭卡能够享受相应的折扣优惠,按照店家划分的“VIP等级”越高,优惠也就越多;有的会员还可积分兑换礼物,小到钥匙扣、玩偶,大到手机、微波炉,对市民的消费诱惑力极大。
不过,享有的“福利”越多,意味着消费者的消费额度越大,所面临的风险也就越高,商家随时有可能单方面临时更改会员制度或终止营业。对此,梧州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按需消费,谨慎办理商家推出的VIP卡,不宜提前预付过大的消费金额,也不宜把消费时间拖得过久。此外,在申办VIP卡时,还应注意商家预设的前提条件,双方有无相关的法律约束力,最好事先了解清楚卡内剩余款的处理方式,以此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