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0日,在北环路小学131班“采蜜园”前,学生们一下课就去挑书看。目前,万秀区十多所城乡学校建起了开放式书吧。 梁燕如 摄
梧州日报记者 梁燕如 通讯员 陆潇
春季学期伊始,万秀区多所学校的教室里、走廊中、楼梯间都建起开放式的小书吧,图书“走”到了学生中间。
3月9日,记者来到富民小学,看到教学楼走廊里的开放式书吧造型简单,是数个固定在墙壁上的长方形木柜。木柜子里放满了图书,有名家名作,也有学科题库。柜子不高,孩子伸手、弯腰就能挑选喜爱的图书。上课前、放学后、课间里,是孩子“泡吧”的好时光。校长姚芳说,去年10月,学校从图书馆整理出一批旧书,在教学楼走廊建起四个小书柜,旧书有了“新家”,也成为孩子校园生活的好伙伴。书吧设立近半年,姚芳说,课间跑闹的学生少了,在书柜前看书、讨论的学生渐渐多起来。“小书吧营造起随手、随时阅读的好氛围,也培养起孩子广泛阅读、积累知识的好习惯。”姚芳说。
北环路小学的开放式书吧叫“采蜜园”。“采蜜园”占地少,就在各班级黑板下方的墙壁设小木柜;“采蜜园”容量大,藏书量达80本左右。为把图书管理好,班级推选出图书管理员。林柔佑是131班的图书管理员,在老师指导下,她和同学一起为图书编号,制作图书借阅一览表。一览表内,图书主人、价格、借阅人、借阅时间、归还时间等信息一目了然。131班主任覃伟红说,“采蜜园”为孩子开辟学习新天地,丰富孩子课间谈论的话题。在图书一借一还中,培养起孩子乐于分享、信守承诺的好品质,也锻炼了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工厂路小学的开放式书吧名叫“悦读吧”,设在每层楼梯间。“悦读吧”放着约一米高的书柜,书柜每一格形状不同、颜色各异,不仅存放学生从家里带来的书,还陈列学生们得意的手工作品,成为学生展示藏书、才艺的小天地。该校常务副校长阮迎春说,好的教育环境是让校园每一寸土地“说话”,“悦读吧”正践行着这个理念。学校准备在“悦读吧”设感言墙,孩子读书后用便签纸写下读后感,粘贴到墙上,让感言墙成为学生交流想法的小智库。
万秀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辖区46所中小学均配备了图书室、阅览室。在此基础上,十多所城乡学校活用校园环境、图书资源,建起更加开放的阅读环境,图书“走”出了图书馆,“走”到学生身边,书香飘满了校园。同时,不少孩子从家里带来了藏书,学生带来的藏书一定程度上带着家庭教育的理念,使得开放式书吧成为家长教育理念交汇的场所。当书籍在学生中流通时,学校也能借家长的智慧共同把孩子教好。往后,教育部门还会强化学校开放式书吧管理,让书吧与日常教学更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