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社区有个50多岁的残疾人协管员,他叫练其。在长达九年的社区工作中,练其是残疾人的贴心人,他细心照料残疾人,为他们跑腿办理各种证件、购买生活物资等。此外,为了能够与聋哑人士交流,他还自学了手语。
备忘录记录工作点滴
“2016年3月13日,市志办、社区主任和我到何霞家里送慰问品、水壶,安装光管。”这是练其办公桌上备忘录的最新内容。这本老旧的备忘录跟随练其已经有9年的时间,纸张有些泛黄,上面记录着他从事社区残疾协管员工作以来所做的工作。
小到去居民家中慰问了解情况,大到帮助肢残人士和聋哑人办理各种证件,他都会一一将其登记下来。备忘录的内容十分详细,从接到群众诉求、落户查看,再到办复结果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时间、细节均写得一清二楚。练其的字算不上漂亮,但是一笔一画十分工整,看起来一目了然。练其表示,做备忘录不仅是为了防止遗漏任何社情民意,以便及时办妥居民的心愿,也是以此来提醒自己作为残疾协管员的责任。
学手语克服沟通障碍
为了更加流利地与社区聋哑人士交流,练其还自学了手语。
据悉,莲花社区内有3名聋哑居民,其片区内的广西梧州万通风机制造有限公司内也有20多名聋哑人职工。虽然这20多名聋哑人职工并不是莲花社区的居民,但向他们传达相关信息也在练其的工作范围之内。
面对这样的棘手情况,完全不懂手语的练其有些犯难。起初,练其尝试通过文字与他们交流,但是这些只懂得简单文字的聋哑人,并无法完全看懂相关的材料信息,练其意识到,只能学习他们的“语言”来克服沟通障碍。为什么说是学习他们的“语言”呢?原来,这些聋哑人基本上没有接受过正规学校教育,因此他们的手语并不标准,都是靠个人自行发挥,即便是同一种意思,每个聋哑人的表达方式也有较大差别。
因此,为了学习手语,练其在工作之余就到聋哑人的家中去与他们交流,通过观察他们的表情和手势等来判断对方想表达的意思。起初做手势时,练其有些尴尬,因为他不太想让人知道他的双手有部分手指缺失。但是,看到那么多聋哑人需要他去帮助,他没有放弃,始终坚持以耐心、细心的态度去了解每一个聋哑人所特有的表达方式。历时半年,练其终于可以顺利与聋哑人沟通,替他们表心声、办实事。
助居民不计个人得失
近年来,练其还热衷于替社区内的困难居民找工作。对于有工作需求的困难居民,他总是会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并发动自己的朋友圈替居民寻找合适的工作。肢体残疾人蒙伟杰、陈燕文在练其的帮助下找到工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压力。
除了帮找工作之外,练其曾照顾低保户李定南多年。2007年,李定南的妻子和孩子均外出打工,仅剩腿脚不灵便的他一个人生活。由于身体状况不好,走在路上的李定南经常摔倒,只要接到群众或者李定南个人的求助电话,练其都会放下手头上的事情去扶他回家或者去诊所检查。考虑到李定南腿脚不便,练其就经常帮他买米、油等生活用品,直到2014年李定南的妻子回家照顾他。
在练其看来,不管是为残疾人士代劳办事、学手语交流,还是帮忙照顾困难居民,这些都算不得什么大事,只是举手之劳而已。(记者 李静 通讯员 莫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