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赵洋 实习生 陈丽因) 3月21日,记者从梧州市财政局获悉,2016年梧州市“三公”经费预算为3080万元,同比下降4.78%,这是梧州市“三公”经费预算连续第五年递减。与此同时,梧州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的民生资金,则以7%左右的速度,连续八年递增。一增一减,老百姓获得了更多民生实惠。
“三公”经费预算下降,一部分源自“公车瘦身”。
今年初,梧州市公车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目前梧州市150多个机关单位已封存470辆公务用车,待评估后进行拍卖。
“梧州市财政局原有21辆公车,现在全部封存了。”梧州市财政局办公室主任李林表示,单位职工已不再享有上下班有公车接送的待遇,职工到外地出差也是坐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梧州市发改委车改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车瘦身”既有利于减少财政负担,也能提高行政效率。除保留部分应急、机要通讯、执法执勤等公务用车,梧州不少单位已没有公车。
除了“公车瘦身”以外,公务接待费下降也节省了“三公”经费支出。
3月中旬,梧州市60多个市本级机关单位陆续在自治区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公布本单位年度“三公”经费预算。记者查询得知,不少单位的公务接待费用都呈下降趋势。
梧州市委办的公务接待费同比下降了52.41%,解释原因为:“严格执行‘八项规定’,规范公务接待费开支,故此项费用同比减少。”
梧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公务接待费同比下降了31.55%,解释原因为:“接待批次减少,接待人员减少。”
此外,梧州市还多措并举加强公务支出监控,2015年度,市本级预算单位的公务卡消费报账金额同比增长81.1%,现金支出减少了800多万元。
梧州市财政局预算科科长郑伟表示,压缩“三公”经费,意味着可以节省更多的资金改善民生。2016年,市本级财政安排的民生资金为27.7亿元,同比增长7.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