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首页图片新闻 >>  正文
 
传承技艺里的文化记忆
广西梧州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
2016-04-09 09:00      记者 高云/文 陈健新/摄

肇庆裹蒸制作技艺、梧州桑寄生蛋茶、云浮绉纱鱼腐制作……4月8日,两广三市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和难得一见的传承人集聚龙母景区,拉开了广西梧州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序幕。传承人的匠心手作,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市民,在掏钱抢购精美手工艺品的同时,也与传承人交谈取经,听听各地的文化特色。

梧肇云经典非遗技艺亮相

“梧州、肇庆、云浮两广三市各拿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看家本领’统一亮相,这在梧州尚属首次。尤其是在龙母景区门前开辟了非遗传统手艺制作展示区,近15项非遗手艺,令市民们有更大的机会流连品味。”梧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文化遗产科科长叶羽脉早早就赶到现场,加紧布置。原来,这里的摊档大多有创作者坐镇表演,可以让市民看到工艺的全过程。“眼见为实,销路自然会好很多。”来“帮衬”的市民们都希望目睹作品是如何诞生的,还不停地拍照发微博和微信朋友圈。

打开碗盖,升腾出几许白烟,汤色酽酽如红糖,自然吸引得市民纷纷把相机、手机的镜头对准了这碗桑寄生蛋茶。记者也忍不住浅尝一口,入口带微微的甘苦味道,那股与生俱来的淡淡药气倒反给人一种温暖如润的感觉。看到桑寄生蛋茶受众人欢迎,广西泓金寄生茶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炜给大家讲了一个民间故事:“据说,长洲进士关广槐向太医献桑寄生处方,医好慈禧太后气血两亏症和大臣张之洞的亏损虚症,因此长洲杨桥的响水桑寄生就扬名天下。”民间故事的真假难分,但因其养生功效,桑寄生茶早已闻名两广及港澳地区。

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多都是历史悠久,沉淀下来的精髓也丰富。朱展鹏展示的手指画源于清末民初,2009年入选云浮市级保护名录。只见他用手指或掌沾上颜料作画,点、按、抹、推、擦、拉、弹,绘制出一幅幅墨韵生动的作品,引来观众们的一片惊叹。一床床金渡花席铺在摊位上,市民纷纷上前反复搓揉,爱不释手。它产生的时间还要早些,明朝中叶蒲草“芏”从福建省传入肇庆市金渡镇,从那时起金渡、白土的妇女就开始种植蒲草和编织草席。

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传统手艺制作往往最能勾起市民重温儿时的难忘回忆。眼前的这幅画面尤为熟悉——一对年老的夫妇守着一个古朴的箱子,箱子上立着一个个彩色面公仔,一拨拨老人、年轻人和小孩在摊前轮转。这个摊档的主人蔡金月来自云浮郁南县,从小就跟随父亲及祖父走村串寨捏面公仔,双手也早已染了一层淡黄色。今年72岁的他动作依然灵活,捻、揉、搓,再配以刀、梳、针的搓、切、点,将相关带颜色的面团组合成形,贴上支架再整形,当即“龙身初现”。这个彩龙的饰物还透着蔡伯的一点巧思,将钢丝穿进纸管里,龙须便能转动起来,公仔也多了一份灵动。

蔡伯说,捏面公仔讲究手巧,但更要心巧,在捏公仔时不能忽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像我箱子里的六色面团,就是今天早上才新鲜出炉。”蔡伯在梧州住了一晚,第二天一起床就找地方“煮面团”。先取面粉并加入适量清水,拌成面团、煮熟,然后再用干净毛巾或干净布挤干多余的水分,使面团保持湿润,凉冻后分别加入所需色素,拌成六种颜色的面团。

这样的繁琐工序会不会吓跑“后来者”?蔡伯谈及传承问题时,笑了:“每年暑假,我还会到(云浮)市里的非遗中心给小孩子们授课传艺。即使我的小孩和孙子不懂,也不愁后继无人。”

与蔡金月在摊前低头静静地捏面公仔不同的是,梁满雄在一旁敲敲打打,画面相映成趣。五分钟后,在端砚右下方雕刻出了花纹,众人还在皱着眉头猜测是何种花纹时,梁满雄用水将砚面抹了一遍,端砚面的石纹现了出来,一条飞鱼“跃”出水面,花纹的浪花状也显现出来。市民对端砚的精致啧啧称赞。

梁满雄说起端砚的历史,一脸自豪:“它创兴于唐代,因下墨如风、发墨如油、不耗水、不结冰、不朽、护毫等优点而闻名于世。”石砚虽为文房四宝之一,但毕竟书法已不及古时风靡,用的人少了,也难免陷入传承的困境。梁满雄对此乐观看待:“雕刻、打磨的技艺不仅用在端砚上,还延伸到石砚的手玩、摆件制作上,拓展它的用途,也有助于它的文化推广。”

编辑:郑玉华 钟笑莹
 
情迷紫荆花
传扬“工匠精神”传承“老技艺”
早稻插秧
上门宣传预防犯罪
大型促销活动助庆“三月三”
梧州市区多个社区开展活动庆祝“三月三”
七旬老伯白云山晨运跌倒受伤 警民医护合力救治
龙圩一公交站发生塌陷 地面裂痕最宽约30厘米
新兴一路新兴里一居民楼周边长期被污水浸泡
岑溪岑城镇垌尾村安装节能路灯
万秀区花香乐园项目逐步完善游客渐多
第一实验小学教师自制教具获奖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