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祝琳 通讯员 黄武成 许振宇)为更好地贯彻自治区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若干措施的部署要求,近期,市工信、发改等部门采取多项积极措施,迅速开展政策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改善企业发展环境。
日前,市服务办邀请市本级46家重点企业的负责人召开自治区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政策会议,通报我市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并解读自治区“41条”降成本政策,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部分企业反映,受国内外宏观经济下行、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订单下降、融资困难、产能过剩、亟需转型升级等问题,企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企业负责人表示,自治区从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赋负担、行政事业性项目收费、人工成本、融资和财务成本、电力成本和物流成本等七方面,出台41条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政策措施,为企业及时送来了“及时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生产经营面临的瓶颈问题。企业代表还希望,相关部门加快研究制定梧州落实新政的实施办法,出台更加务实、具体的措施,让更多企业享受实惠。
据了解,市发改委也围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开展一系列创新工作。为多渠道争取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市发改委从3月开始实行“每周一策”,从“国家鼓励类产业认定”、“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方面,面向企业开展工业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有关政策,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且鼓励类产品产值超过总产值70%的,可到当地税务部门申请,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市发改委还积极做好国家鼓励类产业的认定工作,引导企业加快产业技改和升级。目前,横店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梧州电影城分公司电影放映及销售业务等19个产业或项目,已获得国家鼓励类产业的认定,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
此外,为促进自治区稳增长和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等政策措施的落地,市发改、工信等部门加强配合,在加大企业职业培训补贴力度、加大对企业直接债务融资的奖励、降低工商业销售电价、改进企业减产停产期间基本电费计费、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峰谷分时电价、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推广甩挂运输发展等方面,做好政策的对接和落实,多渠道为企业挖掘减负能力,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活力。下一阶段,相关部门将根据企业代表所反馈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完善我市落实政策的实施细则和举措,并在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等方面,采取多项举措,提高审批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