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在六堡镇黑石山茶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石濡菲向台湾客商考察团介绍毛茶甄选要领。陈可夫 摄
梧州日报讯(记者 陈可夫)7月16日上午,参加2016年桂台(梧州)茶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暨茶叶交易会的60多位台湾客商组成考察团,走进苍梧县六堡镇参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考察六堡茶种植及加工生产情况,寻觅商机。
在六堡镇,考察团一行首先来到苍松六堡茶厂参观原生态标准化示范茶园。该茶园面积将近500亩,采用生态有机茶园的管理模式生产和管理,在有机茶叶种植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工作人员对生态种植管护模式的介绍,让来自台湾玉里镇的巫宗铭老人听得津津有味。巫宗铭告诉记者,他在玉里镇老屋旁种有十多亩乌龙茶、珠露茶等,种植方式与这里的有机茶园大致相近,管护水平各有长短,希望下次能够带上家人一起来多学习、多交流。
考察团成员大多是从事茶行业多年的资深人士,不仅售茶而且懂茶,他们以专业的眼光考察六堡茶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彼此间深层次互动,交流茶业经营理念。在走访多家传统六堡茶作坊中,考察团成员对传统手工制茶技艺表现出浓厚兴趣。
黑石山茶厂是六堡茶传统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厂长韦洁群和她的女儿石濡菲分别是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石濡菲在现场热情地向考察团成员详细介绍六堡茶加工过程的每一项“非遗”技艺,不仅吸引众多老茶客动手参与体验揉捻、翻炒等环节,还让经常往返两岸从事高山乌龙茶贸易的茶商赖显云看到了商机。“高山名茶和热销黑茶的生产加工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质量也日趋相近和相对稳定,而传统六堡茶加工讲究手工技艺,更便于定制出口感独特的好茶。”赖显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