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金点子,谋好出路
代表讨论建议创新扶贫模式形成脱贫合力
2016-09-04 18:41   西江都市报   记者 蒙敏莹   浏览次数:

9月4日,蒙山县代表在参与讨论时发言。记者 蒙绍松/摄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在梧州市第十三届党代表大会分组讨论中,“脱贫攻坚”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为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梧州市已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603个帮扶单位的33005名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群众积极参与。过去五年来,梧州市持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在重点民生领域累计投入200多亿元财政资金,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已减少贫困人口24.6万人。大会工作报告指出,民生问题无小事,改革创新发展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首先就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市委把打赢脱贫攻坚战放在改革创新发展工作的首位,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在梧州市扶贫办任职的代表覃映霞表示,当前梧州市脱贫攻坚工作已到了“时不我待”的阶段,“十三五”期间,梧州市要完成23.14万贫困人口脱贫,265个贫困村摘帽,4个贫困县(区)摘帽。而在今年,则要完成4.5万人脱贫,57个贫困村和龙圩区摘帽。各条战线上的党员干部必须心无旁骛、聚精会神为贫困地区群众“出金点子,谋好出路”。

    “在蒙山县的许多边远山区,因病致贫、因学返贫的情况仍然比较多。”在蒙山县黄村镇党委任职的代表唐奕梅表示,“十二五”期间,蒙山县通过对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推进“一村一品”生态农业,贫困落后的面貌已有很大改善,但带领群众彻底脱贫的任务仍然艰巨。在接下来的扶贫工作中,除了要实施“一户一策”的精准扶贫模式,还要开展好“七个一批”计划,做到从易到难,分批脱贫。

    在蒙山县新圩镇党委任职的代表陆艺罡认为,开展扶贫工作除了要调动起帮扶单位和党员干部的积极性,群众的“等靠要”思维也要打破。这不仅要有鼓励性的政策,还要不断创新扶贫“造血”模式和途径,引导群众自主寻求脱贫路子,形成“政策助脱贫、社会扶脱贫、干部帮脱贫、群众争脱贫”的良好局面。

    (西江都市报记者 蒙敏莹)

编辑:梁丹朝 许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