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曾燕)记者从市乡村办获悉,根据最近出台的《梧州市农村垃圾专项治理两年攻坚实施方案》,我市计划用两年时间统筹推进37个乡镇片区垃圾处理中心建设,完善乡镇转运处理终端。同时,利用农业发展银行专项贷款,投入5250万元在苍梧县、藤县、岑溪市各乡镇建设21个垃圾处理中心。
据了解,至2017年底,我市通过实施农村垃圾专项治理,将基本实现100%的乡镇有垃圾转运或处理设施,9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在县(市、区)、乡镇、村分别建设农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初步形成可行、有效、稳定的农村保洁管理机制;农村畜禽粪便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农村地区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达到95%。针对县和片区处理覆盖不到、人口较多的边远乡村,则采用堆肥等13种垃圾处理模式,建设60个村级垃圾处理中心。
此外,由于市静脉产业园将于2018年底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服务范围为城区及藤县、岑溪、苍梧的近20个镇,因此相关乡镇将不再单独设立垃圾处理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