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是最后一次在百花冲的老屋过中秋节,但只要一家人团圆相聚就是最开心的事情。
大哥陈大想亲自操办中秋晚宴的各种菜色。
在百花冲,邻居关系十分融冾,无论是过节,还是平日,都喜欢串门聊天。
大哥陈大想把一袋芋头瓜果给80多岁高龄的邻居冯燕珍婆婆,与邻居一起欢度中秋佳节。
2016年9月15日,农历八月十五,家住万秀区百花路东二巷56号的曾燕飞,早早就带上丈夫陈大学制作好的卤鸡爪、卤鸭,拿到万寿宫菜市场去卖。此时,陈大学的大哥陈大想、二哥陈大雄,则把从夏郢镇老家带来的芋头、瓜果等,给几个街坊邻居送去,“都是自己在老家种的,吃起来更香。”陈大想对80多岁的邻居冯燕珍婆婆说。
如此温馨而普通的过节场景,或许将随着百花冲棚户区改造工作的不断推进,成为这里的居民一个难忘的记忆。
东二巷56号是一栋简陋的房屋,尽管环境不甚好,但平日里很是热闹。陈大想以及二弟陈大雄、三弟陈大学,三个家庭共十口人,几十年如一日在此和睦共处。他们与邻居的关系也十分友好融洽,邻居不时到家造访,随意进出、谈笑风生。“有的邻居还有我们家的钥匙,即使屋内无人也可以入内喝茶聊天。”陈大想说。平日里,他不仅招呼邻居进屋喝茶聊天,还召集邻居一起玩蟋蟀同乐,屋里的欢声笑语在东二巷飘扬,邻里相聚更显温馨和深情。
今年的中秋家宴,由大哥陈大想来操持,杀鸡、烹鱼、炒螺,样样在行,自家养的12斤重的大公鸡更为家宴锦上添花。二弟和三弟继承了当年在国营食品公司工作的父亲制作叉烧、卤味的传统风味手艺,趁着节日,制作了比往日稍多的烧味,顺便拿到菜市场卖,等到收工回来后再和大哥一起准备当晚的团圆宴。
看似再寻常不过的一顿中秋家宴,对于陈氏三兄弟来说,却也意味深长,因为再过不久,东二巷56号就要和百花路上的其他房屋一起拆除了。饭桌上,大家都充满了对来年在谁家设家宴团聚的期待,但也流露出在百花冲生活的怀念。
“有困难找大想”这是东二巷居民们的口头禅。平日里,经常热心帮忙维修水龙头、电灯泡的陈大想,对未来的生活也有自己的看法,“与邻居分开后也许很难再相聚,但是我们的邻里情谊不会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