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见习记者 曾韵)日前,市政府办发布关于禁止生产销售燃放孔明灯的通告。然而,中秋节当晚,一个个忽明忽暗的孔明灯在空中随风飘荡,看似有趣浪漫的背后隐藏着极大的火灾隐患。
9月15日晚,记者在骑楼城、步行街和鸳江丽港等地发现,不少小摊贩在路边兜售孔明灯,前来购买的大多是年轻人。一摊贩介绍,孔明灯价格每只3至5元,当晚一个多小时就卖出二十多个。
晚上10时左右,在文华中心对出的河岸边,三名初中生在灯罩上写下各自的愿望后,点燃灯罩中的蜡烛,依次把孔明灯放上了天。随后,记者在河东防洪堤上观察,约15分钟内就有十几盏放飞的孔明灯在空中熄灭或飘向更远的地方,而且留下了大量包装袋之类的垃圾。
9月14日,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禁止生产销售燃放孔明灯的通告》,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销售、燃放孔明灯。对此,部分市民认为在河岸边放孔明灯应该问题不大,但有的市民表示十分担忧,孔明灯毕竟是明火,万一落在树林、加油站等区域,很有可能引发火灾。
据了解,“孔明灯”外焰温度高达300℃,点燃升空后一旦与高层建筑、电线和大树碰撞就会掉落,存在很大的火灾隐患。相关部门提醒,市民应充分认识燃放孔明灯的危害,自觉维护公共安全,不销售、购买、燃放孔明灯,发现销售、燃放孔明灯行为应及时制止或向有关部门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