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过于放松,马上收假不想上班怎么办?
预防假日综合征 今天开始调整状态吧
核心提示
“放假休息几天后,做事变得拖延,想到马上就要回归工作岗位,感觉心慌、乏力,怎么办?”国庆长假接近尾声,不少市民在假期放松游玩后,一身疲惫,想着马上要上班,高涨的情绪很快陷入失落当中……
出现这种情绪该怎么办?如何在长假最后两天调整状态和生活节奏,预防节后综合症的发生?如果你已有了节后综合征,该如何尽快恢复状态?今天就请医生和心理专家给大家说说。
长假将过
他们为何 身心疲惫 不想上班
“假期狂欢过后,感觉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我出现什么问题了吗?”市民黄先生昨日回到南宁后,想着马上要上班,就感到心慌乏力。记者了解到,每年的长假过后,就有很多像黄先生这样感到身心疲惫,不想工作的人。对此,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精神(心理)临床康复中心主任曾强主任医师认为,这就是假日综合征的表现了。
“平时工作压力大,常感觉紧张、疲惫和劳累的人群,突然闲下来无事可做反而容易出现失落、焦躁不安、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曾强说,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人的大脑中枢会建立起一套高度紧张的思维运作模式,如果一下子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停下来,原来那种适应紧张节奏的心理模式便突然失去对象物,令人感到不适。
假日期间,外出游玩、通宵看电视和上网、和朋友聚会打牌等打破平时的生活规律,身心得到充分的、过度的放松,使得很多人留恋放假轻松的感觉,让躯体进入一种混乱的状态,收假后一时难以调整,进入不了工作状态。此外,假日综合征还与上班族的心理期望有关。一些对目前从事的工作不太满意、工作热情不足的人,从轻松自在的节日休假状态回到不热爱的工作状态,心情自然不会太好。
情绪低落
可自我鼓励 和自我暗示
对于一些市民休假后想到上班情绪低落的问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帆认为,复杂混乱的情绪背后,存在一个混乱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期待假期,一旦放假,大部分的人会一下子放松下来,有目的或无目的地通过出游、逛街、通宵聚会等形式来获得快乐。
随着假期临近结束,很多人猛然发现:一眨眼假期过去了,想做的事情都还没来得及去做,就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工作岗位了,进而出现心情低落,不愿意做事情。这种失落感和精神萎靡不振,大多来自于自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杨帆认为,严格的自我管理是必要的。重点是管理好自己的睡眠,起居有常,让自己的精力均匀分配,保持节奏。对于已经出现情绪低落的人,建议进行自我鼓励和自我暗示,明白自己要对自己生活负责,进而扭转不良情绪。
曾强则建议,假期情绪起伏过大,会对身心健康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在经过自我调整之后,仍存在失落、焦躁不安、心情低落、失眠、乏力、食欲不佳,工作效率下降,甚至不想上班等情况时,应尽快去看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师。
回归正常
工作量 一下不要太大
目前已有不少市民收假回归工作岗位。上班后,如何调节心理并掌控作息节奏,预防节后综合症的发生?曾强给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调整作息,合理安排起居。在假日里日夜颠倒、通宵娱乐导致节后出现睡眠紊乱的上班族,更需注意保持正常的生物钟平衡状态,按时起床,起床后可适当活动,如散步、做操,给身体一个缓冲期,以达到尽快恢复体力的目的。
第二,饮食清淡,保护肠胃。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蔬菜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喝茶是很好的方法,可以清肠胃,调整肠胃功能。可多食些富含蛋白质的豆制品、牛奶、鱼、蛋等,以助消除疲惫、恢复体力。
第三,心理放松,适量运动。走亲访友、听听音乐、读本好书等,可以使人的应激心理状态从高度紧张的模式中慢慢放松下来。适度紧张有序的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令生活更加轻松充实。收假后刚上班,工作量不要一下子恢复到放假前,有一点过渡时间,工作可以考虑先急后缓,渐渐增加工作量。另外,适量运动,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也可以让身体消耗负能量,重新振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