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聚焦梧州 >>  正文
     
广西龙胜:秉承红色基因 合力脱贫攻坚
2016-10-06 10:21   人民日报   

    “红军岩石像条龙,岩石下面草重重。红军过路留佳话,瑶民牢记在心中……”这首龙胜当地老人传唱的山歌,述说的是82年前红军在龙胜的故事。

    1934年12月初,红军到达龙胜。红三军团在白面瑶寨会见桂北瑶民起义瑶老,为他们指明革命道路,并在岩壁上书写“继续斗争,再寻光明”“红军绝对保护瑶民”的口号。瑶民们很感动,当下顺着笔迹原样雕刻成石刻,至今清晰可见,这就是红军岩。

    红军爱民的基因,历经80多年,仍然长存在龙胜县干部群众的血液中。秉承红军精神,龙胜人民开拓进取。2015年,龙胜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37元,年均增长14.1%。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去年一年减少贫困人口7000余人。

    发展特色农业,为扶贫“造血”

    龙胜各族自治县是中南地区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县,汉、壮、瑶、侗、苗等10个民族在此聚居。至2015年,龙胜16万人口当中,贫困人口仍有29500人,“脱贫摘帽”任务艰巨。

    “输血不如造血。”作为平等乡龙坪村的村主任,杨海意不等不靠,带领村里100多户村民成立龙意农产品开发专业合作社,种植罗汉果、茶油等特色农产品。合作社与一家湖南公司合作,将农产品销往广东等地。

    2015年,龙坪村全村人均年收入近3000元,比上一年翻一番。29岁的村民伍再清认为未来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于是结束在广东的打工生活回到家乡加入合作社。“返回家乡生活有保障,收入也稳定”。

    除了“合作社+农户”外,龙胜还以“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市场+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的组织体系增加产业扶贫力度,带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有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十二五”期间,龙胜整合农、林、牧、科技、扶贫等涉农部门资金1.42亿元,对贫困村的特色优势产业进行扶持和补助,“两茶一果+特色养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

    打响“梯田原乡”金字招牌

    “我们这里1999年通上电、2003年才通公路,在这之前村民生活贫困,‘坐拥宝山而不知’。”龙胜大寨村党支部书记潘保玉站在梯田边,回忆起十多年前大寨村开发旅游时的情景。

    距离龙胜县城30公里的大寨村,山高路远。2003年,当地政府确定了旅游开发的战略,修建县城通往大寨村的公路。在旅游开发的第三年,第一届瑶族六月六晒衣节打响了“梯田原乡”的名声。如今,大寨村的旅游越来越红火。

    “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龙脊上独特壮观的梯田和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这是我们的金饭碗,必须好好地开发利用。”潘保玉说。2015年,到大寨村旅游的游客突破46万人次,258户大寨村民仅旅游开发分红便有4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8000元。

    大寨村的发展是龙胜县旅游扶贫的一个缩影。多年来,龙胜一直将旅游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十二五”期间,龙胜县通过县财政1.5亿元资金投入,拉动了旅游业社会投资25亿元,在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景区景点开发建设上提档升级,旅游接待人数从2010年的133.2万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553.45万人次,2015年旅游总收入46.16亿元。“梯田原乡”的招牌越发闪亮。

    下大力气抓教育扶贫

    读完乡里的小学,家住马堤乡东升村东寨的14岁少年阳仁辉,今年进入县城龙胜实验中学就读。

    起初阳仁辉还有些犹豫。虽说学校免了学费,可到县城的车费、吃饭、购买学习生活用品等,对贫寒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但龙胜实验中学的老师告诉他,“你只需要来到学校,其他的不用愁”。在这里,学生除了学杂费不用交,每位学生每年还能领到1250元的基础生活补助,作为特困生的阳仁辉还额外得到每年1000元补贴。

    “根据学生住址的远近,龙胜实验中学按照汽车运输公司的票价给每位学生补助交通费,最高补贴35元。” 龙胜实验中学校长梁结说。早在2007年,在全县学校布局调整当中,龙胜为了不增加群众家庭负担,开始为每个学生补贴交通费。

    扶贫先扶智,龙胜县对教育一直狠下力气,用“小财政”办“大教育”。几年来,龙胜已从7.11亿元的本级财政中,拿出2.3亿元用于全县学校布局调整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各学校的软硬件条件,教育投入占到财政投入的32.3%。此外,龙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发放中学及中职阶段助学金、贫困生生活补助等多项助学补贴。不同乡村、不同民族的学生都可以接受同等优质教育。

编辑:黎羽瑶 黄东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大美中国】足不出户赏秋景
各地景区迎国庆客流高峰
溢彩荷影
刘圩那僚庙重建后举行首个庙会日
400少儿竞逐广西轮滑锦标赛赛场
外地游客车陷金滩 忙坏边防官兵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