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陈晓雯 通讯员 庞华) 近年来,市区农村信用社立足发展普惠金融,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广支付工具使用为抓手,以努力压降现金交易和提升非现金支付为目标,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和产品,通过加大机具投入、广泛宣传引导、积极推广使用等措施,不断优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提高农村居民支付结算水平,扩大普惠金融覆盖。
为有效解决村民长期办理存取款等金融业务不便的难题,2013年市区农村信用社在一些偏远的村布设桂盛通POS机,设立便民服务点。在长洲区倒水镇路垌村村民黎海贤的杂货店,市区农信社通过委托代理方式为当地村民办理存取款等基本金融业务。自此,该村村民就能在便民服务点办理支取粮补、低保和办理存、取款等业务,足不出村就能取钱。2015年,市区农信社还将该便民服务点升级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增加业务服务内容。据统计,2016年以来,该便民服务点共发生业务交易1300多笔,金额120多万元。
据了解,2012年以来,市区农信社投入150多万元广泛布设桂盛通自助服务终端POS机,在多个村设立惠农便民服务点,实现了电子机具村庄全覆盖、ATM机具乡镇全覆盖,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多渠道、高效率的金融服务。截至今年9月末,该社29个营业网点遍布中心城区的6个乡镇,设立自助服务区45个,投入使用自助设备总数达到145台,投入使用POS机820台,设立助农服务点41个,累计交易6.52万笔,金额1.9亿元。
此外,市区农村信用社持续送知识、送资金、送信息、送服务,走进田间地头、进村串户,在人员流动较多的乡村集市设立宣传点,讲解金融风险防范知识,介绍便农特色金融产品,引导村民使用便捷、安全的非现金支付工具,有效推动农村地区支付环境不断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