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见习记者 曾韵 通讯员 黄海峥 化越)“在稻田里养禾花鱼,田里的害虫成了鱼饲料,鱼排出的粪便能增加水田肥力,鱼游动时还能松土,促进水稻根系生长,一举多得。”9月21日,在万秀区夏郢镇凤凰村旧圩组的“稻鱼共生”样板田,该村党总支部书记邵德文向邵木兰等水稻种植户介绍该项目的好处,大家听后跃跃欲试。
据悉,“稻鱼共生”项目是我市西江水系“一干七支”沿岸生态农业产业带重点推广项目之一,总投资200万元,由凤凰村委租用农户稻田并提供鱼苗,农户负责水稻和鱼类种养管理,水稻收割时一并捞鱼出售,收入归农户所有。
“通过鱼食稻虫、鱼肥养田的‘稻鱼共生’模式,带动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休闲农业发展。”邵德文介绍,今年5月村里的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经净化的污水可直接浇灌稻田、养鱼,既可通过水稻和禾花鱼的成长状况观察污水处理效果,又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目前,邵木兰等十几户村民对“稻鱼共生”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都愿意出租部分田地参与试点推广。为增加村民参与试点的信心,邵德文表示会合理使用项目资金,为参与该项目的村民提供鱼苗、帮助改造田间设施,并定期邀请上级农业部门技术专家到田到户开展种养技术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