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在梧州临港经济区的重型起重机械及钢结构生产基地项目工地上,项目业主抓住近段时间的晴好天气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进行土地清表和土方开挖作业。邱雅/摄
梧州日报讯(记者 黄海志 通讯员 邱雅)西江机场试验段土石方工程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多家企业和项目进驻运营……近日,记者从梧州临港经济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以来,临港经济区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陆续上马,产业项目陆续落户,基础设施与产业项目呈现同步推进的良好态势。
10月15日,在梧州临港经济区的重型起重机械及钢结构生产基地项目工地上,项目业主抓住近段时间的晴好天气,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多台大型机械正在进行土地清表和土方开挖作业,为项目后续的建设打下基础。该项目是上海和平发展起重设备厂有限公司在临港经济区投资建设的项目,主要为现代物流提供低碳智能的港口机械装备和综合服务。该项目于今年初落户梧州,项目总投资达3.5亿元以上,占地面积约两百三十亩,分2期建设,产品面向西江流域、西南地区乃至整个东盟市场,年设计生产能力为3万吨,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五六亿元。
重型起重机械及钢结构生产基地项目的快速推进,是梧州临港经济区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得益于铁路、公路、水路、机场等众多交通项目建成、开建,以及多个产业项目的落户,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码头所在区域在梧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得到凸显。2015年,为了进一步优化经济布局、拓展城市空间、加快培育新增长极,梧州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由梧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与藤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梧州临港经济区。
据介绍,梧州临港经济区总体规划面积196平方公里,其中近期规划面积23.5平方公里,中期规划面积61平方公里,整区地处“水、公、铁、空”立体交通网络发达要地。在产业发展方面,该经济区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食品工业等第二产业,以及以现代物流为主的第三产业,培育发展临空科技制造业,努力将经济区建设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的新增长极和梧州市经济增长新引擎。
梧州临港经济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该区按照“规划先行,基础先行,口岸开放先行”的建设思路起好步开好局,积极统筹规划建设,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和融资平台建设上取得了突破。
据介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梧州临港经济区多式联运统筹推进建设道路沿江大道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进港二路和进港大道延长线已明确选线,358国道线临港区段已进入规划阶段;列入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建设项目的给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已完成前期和初设工作,进入场地平整阶段;污水处理厂正在推进各项前期工作;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口岸扩大开放建设项目的建设方案已通过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等联检单位确定,目前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中的综合楼一层外拓工程、监管区回填工程已完成,预计年底通过初验。
在项目进驻方面,梧州临港经济区目前已有越新赤水码头、新希望六和饲料、理文林业、新港铁路、西江机场投资、大港混凝土等企业和项目进驻运营,其中越新码头、大港混凝土项目已投产,新希望饲料项目已竣工并成功投产,重型起重机械及钢结构生产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并进入基础建设阶段。
与此同时,梧州临港经济区还加快构建融资平台,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项目建设。作为该区开发建设主体的梧州衡远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也是梧州工业园区、藤县人民政府为推进临港经济区开发建设而提供资金保障构建的主要融资平台。临港经济区通过政、银合作,争取专项资金政策支持,激活民间资本等,多渠道增强资金流。目前,衡远公司已实现银行融资6亿元, 获得国家开发银行专项建设基金3000万元,正在通过争取将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PPP项目库,努力争取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股权合作等方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及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