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陈可夫 通讯员 覃波)近年来,不少服装企业经营面临困局,但生产基地建在岑溪市岑城镇的梧州百裕实业有限公司却如鱼得水,“学冠”和“赛威尔”两大校园服装品牌蜚声国内市场。
百裕公司党支部书记、生产中心总经理曾晏来介绍,面对产能过剩、消费升级、国外大品牌“跑马圈地”以及电商平台冲击等多重压力,公司党支部通过创新党员活动形式,强化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动“品牌兴企”战略,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该公司服装后整车间职工肖燕今年3月初入职,负责西装纽扣部分的定位和开孔工作,因此前没有接受过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操作开孔车床时经常扎到手,而且生产效率极低。公司党员、车间质检组主管覃开玲在职工交流活动中获知肖燕的苦恼后,主动结对帮扶,挤出时间教授肖燕机床操作要领。如今,肖燕已能熟练地按照客户订单要求操作,即使公司生产工艺升级,她也能从容应对。
“技术工人队伍稳定难、流动性大,是阻滞企业创新升级和人才梯队建设的‘绊脚石’。”曾晏来说。他介绍,百裕实业有限公司党支部自2011年成立以来,建立党员活动室,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日,开展文化进车间、文化进班组、文化入画册等一系列“文化兴企”活动,让党建在企业员工中“生根发芽”。同时,党支部创建党员先锋岗16个,让党员主动当好员工的“传声筒”,发挥好“纽带”作用。今年以来,该公司共采纳员工提出各类建议30多条,落实改进措施27条,间接为企业创造效益650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