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记者 罗银妮 通讯员 蒋亚平
作为中心老城区,万秀区棚改工作重任在肩。在推进百花冲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中,万秀区把党建工作融入其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建立党建引领棚改工作机制,让党旗在棚改工作一线飘扬,用担当和奉献创造“万秀速度”。
党支部建到棚改项目上
棚户区改造不仅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也是检验党组织能否有效发挥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检验广大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能否经得起考验的重要标志。在棚户区改造征地搬迁工作中,万秀区通过建立临时党支部、党员治安巡逻队、党员示范岗等,将党员凝聚起来形成中坚力量。目前,万秀区在棚户区改造项目上建立了八个临时党支部,党员干部亮明身份,带头做好动员工作,及时将最新政策传达给被征迁居民。
我是党员我带头。在每一次征迁过程中,党员干部放下家中私事,一心扑在征迁工作上,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沟通,多方解决群众实际难题,逐步打开征迁户的心结,确保征迁工作有序稳步推进。
万秀区棚改技术组组长欧保中是一名党员,为了征迁工作有序推进,过去一年来他把时间精力全部倾注在棚改工作一线,高强度的工作让他渐渐感到身体不适,直至突然晕倒在工作现场。同事们赶紧把他送到医院,经医生诊断是心脏病突发。根据病情,医院要求欧保中住院治疗,但他始终放不下手上的工作,第二天就又出现在项目现场,只是在午间休息时到医院复诊治疗。由于项目签约时间紧、任务重,欧保中每日的工作计划都排得满满当当,同事们都感慨地说:“保哥真是太拼命了!”
在万秀区的棚改工作队伍中,欧保中是一个典型,更是一个代表。正是在这些党员的示范带动、真情奉献下,赢得了居民群众的信赖,许多被征迁户主动配合、支持征迁工作。
服务前移办好民心工程
棚户区改造工程是城市改造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万秀区棚改项目各党支部确立了“不求政绩求民心,不图形式图满意”的宗旨,要求参与这项工作的党员干部用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为棚户区居民提供服务,把棚户区改造办成一项德政工作、民心工程。
窗口前置,提高服务效率。在党支部的引导下,党员及工作人员结合棚户区居民意愿,提前布置工作站点,方便居民询问棚改政策。这些站点内,项目方案、政策要点、补偿标准、激励措施、业务流程等资料上墙,一览无余。同时,工作组还提前与银行和安置房源方做好对接,邀请他们驻站设点服务,并联动市直部门为被征迁户开通补偿款领取、购房安置或过渡周转等绿色通道,提高工作效率。
党员“上门服务”亲情关怀。考虑到片区大部分居民白天外出工作,万秀区棚改动迁组成员总是提前与居民电话沟通,利用休息时间上门宣传、介绍棚户区改造政策,并发放温馨提示等字条,提醒居民群众签约时间及注意事项。对于行动有困难的老人,党员干部主动联系并把合同送上门签约。
关注弱势群体,提前谋划实行“一户一策”安置。动迁组认真分析每一户被征收户家庭情况,对困难家庭及时提供公租房申请、低保申请和其他帮扶服务,确保没有一户居民因棚改返贫、没有一户居民因棚改落实不了安置。有党支部引领,有党员干部带头,棚户区改造实现了“征得快、迁得好”。
一直以来,党旗始终飘扬在百花冲片区棚改一线阵地,党员干部奋战一线,设身处地地维护群众利益,努力实现棚户区居民的“新居梦”。在党建引领下,百花冲片区项目启动签约仅四天即签约362户,签约率达40%。截至10月22日,项目累计签约931户,占总数的99.5%;发放补偿款817户,金额近3亿元;发放奖励款108户,金额1200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