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赵洋 通讯员 韦振荣)养殖的畜禽如果发生病死,该如何处理才不会对环境带来污染?答案就是无害化集中处理。11月1日,记者从梧州市农业委员会获悉,梧州市将构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监管长效机制,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梧州市拟采用招商模式,进行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项目建设及运营。
据了解,全市每年需无害化处理的病死畜禽数量较大。按照广西畜禽平均死亡淘汰率测算,2015年全市病死淘汰的畜禽数约为:猪18.31万头、鸡501.8万羽、鸭20.44万羽。
目前,梧州市许多中小型养殖企业未建立化制池或化制井,大型养殖企业基本未配备高温无害化处理设备,镇级屠宰场未配备焚烧炉,病死畜禽基本通过掩埋方式处理,处理方式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与此同时,当地的畜禽饲养户普遍缺乏处理处置病死畜禽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他们有的将病死畜禽丢弃入鱼塘或厕所自然化解,有的丢弃在野外或江河中,污染了空气、土壤和地下水。
近年来,梧州交通网络日益发达,畜禽运输频繁,疫情潜在威胁大,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是国家的政策趋向,为梧州市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奠定了基础。
据梧州市农业委员会提供的信息显示,梧州市拟采用招商的模式,进行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项目建设及运营。项目初步预计投资5000万元,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内容为集中建设一座市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对梧州辖区内的所有病死畜禽集中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该中心将具备解决生猪养殖量在四百万头左右的地区关于病死动物的处理能力。
项目要求采用高温灭菌脱水工艺,经过烘干脱水、压榨脱脂、粉碎等程序,将病死畜禽完全分解为油脂和骨肉粉末。在处理病死畜禽过程中,要求无烟、无臭、无污水排放。
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项目建成后,如何产生利润?对此,市农业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处理病死猪,每头可获补助80元,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油脂和肉骨粉两个副产品,可作为有机肥料使用,即意味着,每头病死猪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据悉,截至11月1日下午,梧州市已有两家企业报名,参与竞争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项目建设的招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