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记者 龙天传
日前,本报刊登《人行道遭“腰斩” 有路却难行》一文,对市内部分人行道出现摊贩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路面破烂失修等乱象进行曝光,引起各方的关注。11月8日,对于上述乱象背后的成因,记者走访部分市人大代表、普通市民和业内人士,探讨乱象背后的成因。
欧新卿是梧州市人大代表,有着多年社区管理工作。六年前,她担任傍山社区居委会主任时,就已经在文澜路和占道经营者打过交道。起初,是一家餐饮店的店主偶尔往店外的人行道摆出两张桌椅。在欧新卿看来,对方此举是在“试探”相关执法部门的底线。结果,数周过去了,执法人员一直没见着。这家餐饮店旁边的店铺见状,也纷纷效仿加入到占道经营的行列。眼看事态日趋失控,欧新卿试过将该情况反馈至有关执法部门,可惜结果是不了了之。
六年过去了,文澜路人行道沿线和怡景市场周边路段已经成为了占道经营的“重灾区”。另外,随着旺城广场的进驻,占道经营行为也陆续出现在该商圈周边路段,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家住富华小区的林松告诉记者,自从该小区楼下一家火锅店开张后,本来安逸的居住环境就被打破了。每天下午6点左右,该店就会在门外摆出10多张桌子,几乎把人行道占了大半,后来,还衍生出噪声、垃圾和油烟等环境问题。“我多次打电话给城监部门,对方每次都说会处理,但实际上我没看到这种状况有多少改善。”林先生坦言。
记者还发现,每逢节假日,原一中花圃旁的人行道就会集聚各种流动摊贩,这也使得许多原地等候公交车的群众不得不冒着机动车擦肩而过的危险,站到机动车道上。
如今,欧新卿担任大学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她最关心的是辖区稳定发展和群众安全出行。面对辖区内逐渐增多的占道经营现象,欧新卿心中很是担忧。她说:“若再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旺城商圈周边会不会又演变为另一个占道经营‘重灾区’?”
“占道经营死灰复燃,很多人认为是城管‘不作为’,但事实上,这并不能完全怪城管部门。现在,有一种‘新情况’出现,这令到城管人员想管也无可奈何。”11月8日,从事农贸市场管理的刘先生向记者道出个中玄机。刘先生所指的“新情况”就是部分入室商铺的户主,向流动摊贩收取“占道费”后,既允许对方在自家门前摆卖,也配合对方“对抗”执法。
刘先生的说法也得到万秀区城监大队方面的证实。该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在开展相关整治行动时,许多占道经营者都会把谋生工具临时摆放到与其达成交易协议的商铺店内。如此一来,执法人员就会面临“取证难”等问题。待执法队伍离去后,流动摊贩们又继续占道经营。另外,由于有了内部的利益关联,涉事商户们不再对占道行为进行投诉举报,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该股歪风邪气。
面对入室经营业主与流动摊贩勾结而致的“执法难”,相关部门又会有什么应对措施呢?记者将采访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继续深入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