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的地点没有过于舒适的环境,但品尝着各家各户制作的菜肴,百花东路的居民吃得津津有味。
11月9日中午,麦咏梅在自家昏暗的小厨房内为当天的聚餐忙碌着。
西江都市报记者 谢韵 文并摄
乔迁新居是好事,但对于百花冲的棚改居民而言,这份喜悦中却蕴含着淡淡的忧伤。离开,意味着要与相处多年的邻居分别。
为在分别前留个纪念,11月9日中午,百花东路20多户居民带来自家的拿手好菜,举行了一个小聚会。欢声笑语中,大家纷纷合影留念,与相处多年的邻居、生活多年的百花冲做一个告别。
中午,家住百花东路10号的麦咏梅忙着在自家昏暗的小厨房内做菜。铁锅烧红后,麦咏梅将鸡蛋放进锅内翻炒,动作十分麻利。
老房子是上一辈留下的,麦咏梅在这里也住了40多年。虽然房子冬天透风、雨天漏雨,但麦咏梅和丈夫一直没有能力搬离这里。如今,得益于百花冲棚户区改造,夫妻两人终于在大中路买了一套新房子。
即将入住新家,在感到高兴之余,麦咏梅也有许多的不舍。舍不得的,是一批相处多年、守望相助的好邻居。
许多百花冲的棚改居民,与麦咏梅有着相同的感受。“百花冲这种老片区,一户挨着一家。大家虽说姓氏不同,但亲密得就像一家人。”百花东路18号的住户钟丽飞笑着告诉记者,她们常常三五个人聚在某一户的家门前,一起织毛衣、聊天。
正是这些邻里之间的小分享、小帮助、小温暖,在数十年的岁月中慢慢累积、沉淀,凝聚成深厚的邻里情。因而,乔迁的喜悦,也难以抹去对邻居、对百花冲的留恋。
为了不留遗憾,钟丽飞提议举办一个“告别好邻居聚会”。这次的聚会地点,不是在菜品精致的酒楼,而是在百花东路一户居民的家门外。两平方米不到的小平台上,放置了两张木制圆桌。圆桌上摆满了苦瓜酿、酸猪脚等各家各户制作的菜肴。一旁的石阶上,还有居民亲手熬制的羊肉汤、白粥等。钟丽飞说:“大家在百花冲生活了那么多年,以此为地点最合适。而且,还能有什么菜肴比居民亲手制作的来得珍贵呢?”
露天的小巷里,尽管没有舒适的坐椅,但大家并不在意,居民们拿着自己的碗筷,在桌前挑选喜欢的食物。对他们而言,这次的“告别好邻居聚会”并不是大家邻里情感的句号。居民李艳表示,为了方便日后联系,他们已经制作了一个通讯录,里面有百花东路20多户居民的名字和电话,大家人手一份。“就算日后居住的地方分散,我们还是会经常联系、聚会。”李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