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一二(1)班的同学展示落体缓降装置。 西江都市报记者 陈雨燕 摄
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陈雨燕 通讯员 刘婉清)“如果把纸桥的三个支柱改为四个支柱,会不会稳一些呢?”“如何在不改动现有结构的情况下增加纸桥的承重力?”11月9日,梧州市工厂路小学创新科技节暨亲子活动日上,该校1000多名师生分时段参加了科技竞赛,体验科普游戏等活动,部分学生家长也来到现场观摩。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科技创新,体验了科技活动过程的快乐。
项目多样 全校参与
8时30分,创新科技节竞赛拉开帷幕。
在当天的竞赛中,竞争最激烈的要数五年级学生的落体缓降装置竞速赛。这个竞赛需要学生制作一个落体缓降装置,让玻璃球从装置的高处下落,球在装置上停留时间最长的队伍为胜。由于制作装置时间长,所有队伍都提前制作好装置的半成品,再到现场完成组装。
“还有时间,可以调试!”“应该把减速带放在转弯的地方!”比赛现场,各组开始了紧张的调试。立交桥状的装置、摩天大楼状的装置……各式各样“脑洞大开”的缓降装置令在场的老师和家长们大为赞赏。五年级一二(1)班乔嘉琪同学的团队利用汽车减速带原理,在装置上使用热熔胶制作了简易减速带,使玻璃球在装置上停留时间更长,其他同学对这个设计纷纷竖起大拇指。一二(4)班梁学仪同学的团队制作的装置,在参赛前发生了小意外。装置在带回学校的路途中“散架”了,但团队的成员们没有放弃,三名团队成员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赶在比赛开始前重新制作了新的装置。
此外,其他年级的科技竞赛也在有序开展。一年级的创意七巧板比赛中,参赛学生们专注地将七巧板按主题排列在纸上。而二年级的纸船承重竞赛、三年级的橡皮筋动力小车比赛、四年级的纸桥称重比赛、六年级的铁丝陀螺比赛,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科技活动的乐趣。
在赛场外,学校在长廊还设置了“弹力小鸟”“空气炮”“逆坡而上”等科普体验游戏,活动丰富多样,全校师生都积极参与其中,感受到生活中的科技创新。
趣味竞赛 提升兴趣
“通过活动不仅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能使学生在科技活动中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使科技生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发芽。”五年级一二(1)班班主任陈秋宏告诉记者,自从学生们知道科技竞赛的主题后,对竞赛的热情很高,经常利用课间、午休、放学后的时间讨论如何设计参赛作品,还请教科学科目老师关于设计中的物理知识。“能看到孩子们对科技产生兴趣,思维也活跃了起来,作为家长我们也高兴。”四年级一三(4)班学生家长陈女士告诉记者,活动前两天,她陪孩子画了一晚上的设计图,“把书本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利用趣味竞赛的方式提升孩子对科学的兴趣,这样的形式更能让孩子接受。”陈女士说。
据悉,本次创新科技节的纸桥称重比赛、铁丝陀螺比赛、落体缓降装置竞速项目的优胜团队,还将代表学校参加首届广西青少年科技运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