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上午,梧州市人民医院举行糖尿病义诊活动,护士正在给市民进行免费血糖检测。 西江都市报记者 李玉莹 摄
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李玉莹 通讯员 王静江)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关注糖尿病”。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二孩”政策开放后,妊娠期糖尿病病例也有所增加。但是,市民对于防治糖尿病及其规律治疗的认识尚显不足。专家提醒,市民要重视预防糖尿病,定期体检并进行血糖监测,一旦发现血糖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部分患者初期症状不明显
近年来,51岁的覃女士总感觉手指脚趾麻木,但检查后发现空腹血糖指数并不高,似乎与糖尿病无关。最终,覃女士来到内分泌科进行相关检查后,医生发现其餐后血糖指数非常高,即其摄入食物后刺激大量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变差,确诊为2型糖尿病。
“部分糖尿病患者症状不明显,如没有明显的口干、体重减轻等情况。”梧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吴素萍说,糖尿病发病缓慢,不一定一开始就会表现出明显症状。想要了解是否患糖尿病,最好的办法是了解其风险因素和症状,并作系统检查。
吴素萍表示,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通常要经过“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糖尿病”这一过程,在血糖控制不当的情况下,此疾病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目前,糖尿病尚无法根治,不注重检查和系统治疗,很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
因此,无论是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还是普通市民,都应注意定期体检并进行血糖监测,如发现血糖异常一定要去综合性医院专科就诊。此外,糖尿病患者应该长期、定时监测血糖,按时到医院进行复查,配合糖尿病的相关治疗。而市民常提及的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只是治疗糖尿病的其中一些方法,如果没有医生的科学指导,效果不佳。
孕妇需警惕妊娠期糖尿病
“二孩”政策开放实施后,高龄孕妇的数量逐年增多,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很大,容易导致孕妇早产、死胎、胎儿畸形等情况出现。”吴素萍提醒,二胎高龄产妇更容易受到妊娠期糖尿病的侵袭。
据介绍,孕期由于胎盘分泌的激素有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因此容易出现妊娠期糖尿病。有不少二胎高龄孕妇认为,年纪大了要比年轻时补充更多营养,这样的错误观念使得孕期营养补充过量,导致体重增长过快,容易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吴素萍表示,据医学研究显示,糖尿病具有遗传机制。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女性,在怀孕期间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会比普通人高很多。此外,生育一胎时曾患妊娠期糖尿病,或一胎宝宝体重大于4公斤的孕妇属于妊娠高危孕妇,怀二胎时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上述人群需格外注意在孕期内按时进行糖筛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