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2月2日的开放日活动中,苍梧县看守所的民警邀请心理讲师给在押人员提供心理疏导。 西江都市报记者 龙天传 摄
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龙天传 通讯员 曾亮 欧阳灿)“连续保持40年监内所安全无事故。”当前,在全国上千个看守所里,能实现这个殊荣的,国内仅有六家,梧州市苍梧县看守所便是其中之一。12月2日上午,该看守所举办对外开放日活动,邀请部分群众代表和社会监督员参观了解在押人员的生活。
全方位监控无死角
“请排好队,领取证件后再跟随工作人员进入。”该活动伊始,两名全副武装的哨兵耐心提醒每位参观人员要注意活动纪律,这让参观的群众切实感受到苍梧县看守所严谨的管理制度。
在经过两道守卫森严的铁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整洁的操场。围绕该操场建起的是一堵墙和高压电网。高墙内,就是在押人员们日常生活的监区。记者透过铁栅栏看到,每个监区的在押人员都在管教民警的指导下进行日常操练。每个在押人员的生活情况都会在监控室的一块宽大显示屏呈现出来。此外,每个监区的门边都安装一个报警电铃,这也是方便在押人员遇到突发情况时,可以及时发出求助信号。
人性化管理是关键
民警聂鉴松是分管在押人员的管教工作。23年的从警经历,让聂鉴松深刻感受到,仅依靠高压管理,很难管教好在押人员的身心,更需要发挥人性化关怀的作用。
在押人员小何,今年30岁。前不久,他因为涉嫌故意伤害致他人死亡而被关押进看守所。起初,小何在所中的表现尚可。然而,经过一审判决,小何被依法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由于不满该判决结果,小何的情绪变得十分波动。聂鉴松看到了问题的存在后,经常和小何谈心,耐心引导他回到正确解决问题的道路上。一番思想教育下,小何逐渐想通了,并通过聘请律师为自己在二审环节进行上诉。如今,小何在看守所内表现良好。这一变化,让聂鉴松感到很欣慰。
此外,苍梧县看守所还创设多项人性化管理措施。包括设立心理咨询师、实行医疗社会化,以及邀请人大、司法、妇联、共青团、学校等各界力量开展帮教活动等。民警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在押人员充分感受到来自党和社会的关爱,为其早日回归社会奠基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