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咚咚……”11月29日,在岑溪市东山公园的广场上,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响起,一条黄龙踏着节拍跑出来,时而上下翻腾,蜿蜒遨游;时而仰天长啸,尽情飞跃……这是岑溪市唯一的一支女子舞龙队在排练,清一色的“娘子军”格外引人注目,她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头,舞出了文明和谐的灿烂新生活。
队员们经常训练非常刻苦
岑溪女子舞龙队正在进行舞龙训练
舞龙队原来是娘子军
“一般大家都认为舞龙是男子的运动项目,我们的女子舞龙队是岑溪市唯一的一支。”现年54岁的队长徐善芳颇感自豪。
从事经商的徐善芳在平时生活工作中,常发现有的妇女整天在家无所事事,甚至有的还天天沉溺于扑克牌、麻将桌中,不仅给她们的身心带来危害,还容易导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于是,2011年,她和几个姐妹一合计,决定成立一支女子舞龙队,让众多女性也能体验享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说干就干,她很快自掏腰包3000多元买回了一条红龙,组建了一支舞龙队。
“舞龙队刚成立时,参与的女性并不多,所以只能是男女混合。可是,不到一年时间,许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女性纷纷加入到队伍中来,最后成员全部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徐善芳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她说,“目前,我们这支女子舞龙队共有队员30多人,年龄最小的是17岁的李静惠,最大的是64岁的梁旭群。”
“至于舞龙的道具、服装以及2014年新添置的黄龙,也都是我们的徐队长自费出资买的,大家夸她当之无愧的‘龙头’,是舞龙队的灵魂人物。”队员胡金玲笑着说。
舞龙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别看岑溪女子舞龙队队员演出时个个英姿飒爽,她们精彩演出的背后却是大量辛勤汗水的付出。
为了让女子舞龙队更好地掌握舞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徐善芳专门邀请了岑溪市第二代舞龙传人黄振芳对她们进行专业指导。在队员们的刻苦坚持下,大家很快掌握了舞龙的方法和技巧,能舞出龙的精气神韵。
据徐善芳介绍,舞龙队每次需要有12个人舞这条全长25米长的黄龙,其中,10人舞龙,1人舞龙珠,1人舞龙头。“舞龙头要有力气,舞龙珠要灵活,舞龙尾要能跑,因舞龙动作幅度大,需要技巧并配合默契。所以,队员们在‘走龙’、‘盘龙’的过程中都要步调一致,紧紧跟随‘龙珠’的步伐,和着有力的鼓点,以使龙顺畅地飞舞。”
“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是不懂怎么舞龙,光一个龙头就重15斤,没一把力气可真舞不动。”负责舞龙头的队员江兰表示,最难的是“调龙头”,龙头活了,整条龙才活。她为了找到感觉,有时回到家也会在空闲时拿着一些简易道具,绕来绕去地练。
翻看徐善芳的手,一看手背就知道她是没有干过什么重活的人。但是翻过来一看,就完全不同了,她的手掌布满了厚厚的茧子。
“徐队长这茧子都是舞龙磨的,其实她在家也不用干什么啥活的呢!”80后年轻队员钟秀梅告诉笔者,“队长负责舞龙珠,很费手劲呢!”
平时,队员们经常训练,有的手磨出了一个个大泡,但没有停止训练,忍着疼继续练。后来,泡又破了,有的还流出了血,但是还是没有人停止训练,大家都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队伍中的梁旭群、胡品等好几个队员都已经是做了奶奶、外婆的人了,舞好长龙要付出更多辛勤的汗水。但她们不怕辛苦,力争把每一个动作都做到位,让人非常感动。而且,和男子舞龙队比起来,她们刚劲中带有一种别样的柔美。”说起这支女子舞龙队,教练黄振芳总是这样高度评价。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不断练习、摸索,队员们的体力越来越充沛,技巧也愈发纯熟,频频亮相于岑溪市内的庙会、旅游节等活动中,在每一次的活动中,大家总是将金龙舞得上下翻飞、栩栩如生,赢得了在场所有观众的阵阵掌声。
渴望走出岑溪站上全国大舞台
徐善芳说,从2011年到现在,舞龙队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她个人出资已经高达7万多元,“只要姐妹们喜欢享受这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我就是花再多的钱也是无怨无悔,都是值得的。”
谈及未来的打算,徐善芳表示,将会吸收更多的年轻女子加入到队伍中,让这支队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保持永恒的生命力,在继承中不断创新,走出岑溪,走出广西,站上全国大舞台。
“我们都非常珍惜这个队伍,因为它有一股强大的团队凝聚力。”每当提起女子舞龙队,队员们都有说不出的喜悦。
年龄最大的队员梁旭群说:“一条龙要舞好,每个人的动作都必须到位,合作要默契,任何一个人出了差错,都会影响表演的整体效果,这种相互之间的帮助扶持,让我们产生一种归属感,因而这个团队也才特别吸引人。”
“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也要有更高的文化追求,我们就是想让别人看看我们女性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还是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核心力量。”年龄最小的队员李静惠动情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