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曾燕 通讯员 马丽霞 陆宏敏)近日,市“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接到消费者咨询称,他在市内某二手车行购买了一台二手车,当时看车体没发现问题,但是购买后把车子送到修理厂检查时,发现车子状况并不如二手车行说的好。要是对车子进行全面修理,维修费用会是购车费用的三分之一;要是把这辆二手车退还给二手车行,却不能按原来的售出价收回。为此,该消费者咨询应如何处理。
市消协有关工作人员表示,二手车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销售者有义务向买车人提供产品的真实信息,但旧车的商品信息提供到什么程度才是完整的?如何保证提供的商品信息真实有效?旧车经纪公司卖车是中间行为,应该如何承担责任?这些问题目前都缺乏明确的司法解释。而且,二手车不属于“三包”范围,一旦出了问题解决起来非常困难。
市消协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要注意选择依法登记注册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委托具有资质的鉴定评估企业对所选车辆性能、价值等进行评估,有条件的还可以找专业人士陪同,千万不要贪图便宜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来路不明的二手车,以免造成后患。消费者在签订二手车交易合同时,应使用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合同示范文本,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对合同条款有异议要及时提出并修改,把经营者对车辆状况描述真实性、质量的承诺以及违约责任等体现在合同中。交易完成后,消费者要及时向销售者索取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行驶证、有效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养路费缴付凭证、车船使用税缴付凭证、车辆保险单等车辆法定证明和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凭证明、凭证和合同要求经营者赔偿。双方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相关监管部门、消保委投诉,也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