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记者 杨苑君 通讯员 黄海峥
近日,万秀区夏郢镇初级中学正式成立。新校园里,教学区、运动区合理划分,图书室、阅览室一应俱全,1200多名乡镇学生与城里学生享有均等的教育资源。
这是万秀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成效缩影。近年来,万秀区抓住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主线,累计投入资金约2.5亿元,均衡配置经费、设备、设施、教师等办学资源,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差距,同时深入开展学区制试点工作,提升办学内涵和质量。目前,该区已顺利通过了广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
把校园建设成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万秀区作为我市中心城区,市区学校“择校热、大班额”现象突出,而农村学校则苦于“基础弱、设备少”,城区教育资源不足、不均衡等问题日益凸显。对此,万秀区统筹解决教育资源不足、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万秀区党委书记蓝盛新许下承诺:“让城乡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基本公平的教育是民心所向,也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我们要把学校建成最公平、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新教室明亮宽敞,宿舍楼也越来越好,我们学习更有动力了。”1月3日,夏郢初级中学九年级2班龙余霜说。据了解,夏郢初级中学的学生旧宿舍楼通风条件不好,一到夏天更是闷热难耐。新宿舍楼宽敞舒适,还配备了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学生住宿环境明显改善,下学期开学即可投入使用。
现在,夏郢初级中学校园用地面积24597平方米,学习生活等区域分区合理,各功能室一应俱全,环形跑道及各种体育设施配备齐全,学生平均用地面积超过市里的标准,预留学位520个,远期可满足近15年的初中入学需求。
一手补齐农村学校短板,一手打造市区学校教育升级版。第二实验小学原地重建,新教学楼已基本建成;振兴小学、工厂路小学和富民小学均已列入市内棚改项目,学校用地面积均比原来扩大1/3……与夏郢初级中学等乡镇学校一样,市区学校硬件设施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2013年开始,万秀区出台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大力开展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相关要求,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配备、统一管理、统一评价的“六统一”措施,确定实施“续建、新建、改建”三类项目48个。同时,出台《万秀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万秀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建立和完善了四大班子领导挂片包校制度,细化责任分工。“我们通过整合城区的财力、人力、物力,举全区之力推进万秀区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万秀区区长高洁凤说。
截至目前,万秀区已累计投入资金约2.5亿元,用于校舍维修、操场改造以及增加学校图书、教学仪器等。目前,该区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均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推行学区制力促教育资源均衡化
“不仅学生随机分班,连老师都随机分配了,学区制让家长放心。”在万秀区2016年秋季教师任教学校、班级的抽签和新生电脑随机分班的现场会上,一位家长如是说。
以前,由于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个别学校,一些家长想尽一切办法送孩子上“名校”。对此,万秀区以学区负责制破解“择校热”和“大班额”的难题,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学区制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的重要举措,将有利于扩大优秀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的水平,减少‘大班额’、疏导‘择校热’,促进教育公平,保障适龄儿童入学的权利。”万秀区教育局局长钟毅平介绍。
去年,万秀区城区小学共招收55个班、2530名一年级新生,一年级教师在学区内抽签决定任教的学校和班级,新生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录取到学校后,采取电脑随机派位安排班级,低年级每班学生人数控制在46人以内。
按照“龙头引领、捆绑发展、高位均衡”的思路,万秀区将辖区43所义务教育学校(小学)分为6大学区,各设7至8所分校,由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作为“龙头校”,带动同一学区教学资源相对薄弱的市区学校、农村学校,统一教学管理,实现全区教育资源共享,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工作目标全面实现。
今年,万秀区将安排六个学区中的28名城乡教师赴城乡27所学校开展为期一年支教、挂职工作。“作为新学校唯一的专职音乐老师,为突破跨全年段教学难点,我认真研习各校区音乐老师的好经验,培养学生的声乐爱好,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并连获大奖,还为培养该校专职音乐老师打下了基础。”2015年从第二实验小学交流到文化路小学的音乐教师覃冬梅说,交流让个人得到成长,也促进了学校间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