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司法局切实发挥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职能作用,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特殊人群防控、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等工作,为新春佳节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早”谋划,服务触角延伸到位。市司法局早谋划法律服务工作,结合律师工作特点,运用多种工作载体,充分发挥律师服务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百姓民生的法律保障职能,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一是法律顾问入村进社区,出具法律意见16份(次),开展法制教育宣传15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27人(次),化解基层矛盾纠纷2件,审查法律文书1份。二是织律师定期到各级政府信访部门义务值班,派驻律师参与在法院法律服务和司法便民服务平台、市检察院化解重大疑难复杂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工作,自2016年12月至今,共派驻律师到市信访局和龙圩区法院参与化解重大疑难复杂涉法涉诉信访案件9人次。三是协调梧州市青年律师在零距离网站成立“律师在线”栏目,12月至今栏目共受理、回复群众网上咨询问题共18个。四是2017年1月,律师参与重大项目谈判5次,出具法律意见书17份,审查、代拟合同22份。
“细”排查,矛盾纠纷化解到位。围绕可能影响社会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对基层的矛盾纠纷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落实责任人,限时化解。涉及多个部门的,及时联系协调,落实解决措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辖”的原则,开展了全方位、无缝隙、滚动式排查,重点关注医患、农民工讨薪、征地拆迁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纠纷,重点排查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重大治安案件、进京赴省上访滋事的矛盾隐患;重点化解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重大民生诉求问题,做到社区(镇)不漏小区(村)、小区(村)不漏户、户不漏人。1月,我市各级调解组织共排查纠纷730起,调解纠纷717起,调解成功率达98.2%。
“防”疏漏,特殊人群管控到位。下发通知到全市67个司法所,要求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管理与管控,对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重点排查和走访,加强思想教育,了解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的近期思想动态,将他们切实纳入视线之内,确保春节期间不脱管、不漏管、不失控。1月23日,走访城区6名特困社区服刑人员,为他们送上了大米、食用油等救助物品,鼓励他们树立生活信心,告诫他们要遵守监管规定,同时要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严格落实好各项教育和监管措施,确保春节期间社区矫正安全稳定。
“拓”渠道,法律援助服务到位。针对春节期间,农民工讨薪问题逐渐增多的情况,梧州市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开辟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受理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等法律援助案件,按照应援尽援原则,简化申请受理程序,实行优先受理、快速承办,对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实行“受理、审查、审批、指派”一站式服务,确保不发生因服务不及时、不到位而引发上访等不稳定事件。同时,加强法律援助站(点)管理,安排专人负责接听148法律援助热线,及时了解、收集农民工困难需求并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务,引导农民工依法、理性维权。仅今年1月1日至20日,梧州市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62件,其中刑事27件,民事135件,接待来访咨询519人次,极大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其中1月16、17日,万秀区法律援助中心接待梧州市悦豪木业有限公司20名职工来访,汇同万秀区劳动监察保障大队一起协调处理20名职工与该公司劳动报酬纠纷事宜,极大安抚了当事人激动的情绪。
“广”宣传,法治教育普及到位。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集中宣传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工作开展情况,全面展示司法行政队伍良好形象,为全市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1月16日,组织普法宣传志愿者、法援中心工作人员及律师来到龙圩区大坡镇胜洲村,参加2017年全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向群众发放了普法宣传小册子500多份和100多个宣传环保袋,并现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月19日,梧州市司法局党员义工在东出口服务返乡农民工,并开展法律援助知识宣传。(韦诗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