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 我市扎实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16年末,全市预算单位年度现金支出与2012年相比,减少量将近93%。
2012年,我市制定《关于实行梧州市本级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通知》,明确规定办公费、差旅费、维修(护)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等项目必须通过公务卡来结算。2016年,《关于扩大市本级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范围的通知》出台实施,结算目录从原来的7项扩大到17项,并明确规定确实不能使用公务卡结算或转账结算的,要报经单位财务部门批准。
收紧现金支出基数,进一步压缩现金支出空间。2012年,我市规定对累计提现超过全年预算指标限定比例的,在动态监控系统中设置提醒。次年,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各预算单位凡涉及到统发工资、专项资金、配套资金、基金的预算项目均不能提取现金,只能采取转账或公务卡报销两种方式。此后,我市继续进一步控制单位的现金支出,促进预算单位提高公务卡刷卡率。
此外,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新增限制向个人资金账户转账,并取消单次消费在500元以上才刷卡的规定。我市还开展公务卡专项检查,对公务卡结算制度没有落实好的预算单位进行通报,并与交通运营企业协商,开通POS机刷卡售票业务,让公务出行的预算单位人员可使用公务卡购票。
经过五年的改革,我市公务卡开卡量从2012年的3289张增加到2016年的7085张;刷卡总金额从2012年的538万元提高到2016年的2787万元,增长了5.18倍;现金提取量从2012年的18982万元减少为2016年的1393万元。 (梁 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