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 记者 蒙敏莹 通讯员 蒙晓东
舞五梅花、摆迓圣、演旋兵、舞龙舞狮……2月11日,第六届下俚文化艺术节在长洲区长洲镇泗洲村举行。除了有庙会活动及独具特色的下俚歌表演外,此次文化艺术节还举行了长洲镇第二届下俚文化研讨会,梧州市各界专家学者、 文化人士、下俚文化传承人,以及泗洲村乡亲族老受邀参加研讨会,为泗洲下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建言献策。
“关于如何促进下俚歌的发展,我有一个大构想。”梧州市声乐博士练远媚表示,下俚文化的节目演出,不妨结合实景音乐剧目的表现形式,以江面为舞台、以长洲水利枢纽为观众台,组织一场令人震撼的下俚文化水上表演。练远媚的建议,让现场专家学者眼前一亮。
梧州市诗词学会副主席刘明真表示,下俚文化的发展创作应该与当今时代相结合,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下俚文化还应将民俗化与专业化相结合,如聘请诗词、歌曲、戏剧作家,来挖掘、创作有故事情节、有代表性的下俚歌作品。
梧州市艺术研究所所长、作曲家黄自林尤其关注下俚歌的曲调发展。他说,下俚歌表演充满了原生态气息,应进一步进行艺术加工,丰富下俚歌的展现形式,使其成为能传唱出去的文化。另外,现在下俚歌的表演者大多都是村里的较年长老人,缺乏活力。针对这个问题,下俚文化不妨多吸收年轻血液,吸引年轻人参与到下俚文化的发展当中。
室外,下俚歌(剧)表演的乐声、舞龙舞狮的锣鼓声一浪高过一浪,彰显出下俚文化的现代活力。室内,大家探讨下俚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热情也越发高涨,希望通过意见交流,促成下俚歌的实质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