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60岁的谭老伯因不明原因出现右足肿痛十余天,只要他长时间行走或站立,上下楼梯时其右足就会出现明显疼痛,局部有发热感,经休息后症状无缓解。近日,谭老伯在梧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进行雷火灸等中医综合治疗,疼痛症状得到改善。
中医将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等统称为痹证。痹证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病因病机为气血肝肾亏虚,加之长期劳损筋骨,致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人体肢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痰湿淤血阻于经络,深入关节筋骨。
梧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韦朝霞介绍,痹证治疗应及时,反复受风寒湿热之邪,可使病情反复发作。治疗痹证要注意动静结合,在发作期,病情较重,宜以静卧休息为主,病情缓解后,可逐步增加活动;在恢复期,要加强关节功能锻炼,使经络气血流通,体质增强。
韦朝霞提醒,治疗顽固性痹痛,须谨慎使用有毒性中药止痛药物,尤其要注意炮制方法和用法用量,不当使用,会造成中毒及肝肾损害。市民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在日常生活中,市民要注意手脚关节等部位的养护。女性要避免穿高跟鞋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因为穿高跟鞋会改变脚部骨头间的受力,影响关节囊、筋膜及肌腱的平衡功能。
韦朝霞建议,市民平时要注意脚部避寒保暖,温水泡脚能加强局部血液微循环,注意进行足部锻炼,以增强足部肌肉、韧带的力量。在饮食方面,注意补充维生素,多吃含钙、镁的食物,促进钙质吸收和预防骨刺的形成。 (聂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