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罗银妮 通讯员 邱兴安)去年以来,市残联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多举措推进民生工程,着力帮助残疾人解决基本生活、康复救助、教育培训、就业创业等问题,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重点抓好残疾人民生工程。残疾人“阳光家园计划”项目为2016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工程,市残联筹集中央、自治区、市和县(市、区)四级财政资金共800万元,为我市8000名处于就业年龄段的智力、肢体残疾人士开展托养服务。该项目自2010年实施以来,我市以残疾人“阳光家园”日间托养服务为主导,依托梧州日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和万秀区桂北社区,开展工疗康复启智服务,解决了一批智力、肢体残疾人士的就业问题,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
残疾人免费乘车政策的实施,不但为残疾人出行提供方便,也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经济负担,鼓励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去年,市残联积极配合市交通运输部门做好残疾人免费乘车相关工作,截至2016年11月底共有2780名残疾人办理珍宝巴士公司和金晖汽车公司的免费乘车卡。同时,各级残联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工作,去年全市共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5176人,累计870多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8771人,累计900多万元。
去年以来,市残联加强与教育部门沟通,解决实名制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问题,进一步巩固我市视力、听力、语言、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同时,通过发放助学金和联合办学,确保残疾人和残疾人子女平等享受义务教育和中高等教育。此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针对性办学等方式,强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并在各县(市)办培训班,让农村残疾人在家门口也能学到一技之长。据统计,去年全市培训残疾人1461人次。
此外,市残联持续实施“七彩梦行动计划”项目、“彩票公益金”项目和贫困成人残障者康复工程,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与此同时,通过推进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鼓励不便出门的残疾人在家灵活就业、实施“助残就业,同奔小康”千企万人就业创业行动等,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去年全市新增残疾人就业1399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