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黄海志 通讯员 苏杰峰 许嘉丽) 日前,随着岑溪市马路镇伏六村六足渡口便民候船亭等一批候船亭的相继竣工,岑溪市黄华河、义昌江沿江群众候渡时,不必再遭受日晒雨淋之苦,这是梧州市着力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的一大举措。
据了解,地处黄华河之滨的马路镇六足渡口两岸村民共有3000余人,乘船过渡历来就是沿江群众出行、学生上学、城乡交流的重要途径。而在岑溪全市的25个渡口,之前都没有候船亭,村民候船饱受风吹日洒雨淋之苦。
去年以来,为了方便群众出行和改善候船环境,岑溪市筹措资金20余万元,建设了马路六足、车垌等5个候船亭,并于今年春节前后陆续完工投入使用。下一步,岑溪市将逐步筹建其他渡口的候船亭,彻底解决群众候船难的问题。
地处华南地区的梧州江河密布,大小江河两岸之间需要通过桥梁或船舶沟通两岸,为群众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梧州“十三五”期间打造民生交通的重要工作。
除了新建候船亭外,去年以来,梧州市还加快便民码头的建设步伐。据梧州市港航管理处负责人介绍,2016年,梧州市总投资117万元新建了9个便民码头,受益人口约3万人,大大方便了当地群众出行。今年,梧州市还将新建一批便民码头,同时完成乡镇客圩渡船标准化建设计划任务,以满足群众的出行需求。
此外,以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为目的“第一公里·桥”攻坚战,已成为梧州市委、市政府推进“三年一工程”(即“重大项目攻坚年、突出问题解决年、园区建设招商年活动和‘第一公里·桥’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今年,梧州市将推进交通脱贫攻坚工作,以农村公路危桥修复整治工作为契机,全面开展“第一公里·桥”攻坚战,提升农村地区桥梁综合通行保障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身边桥梁的安全通行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