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记者 吴艳虹
逢年过节,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许多人都选择外出就餐,而地点通常会选择在酒楼或者餐厅。自全国开展“光盘”行动以来,梧州市是否还存在“舌尖上的浪费”现象?近日,记者走访市内多家酒楼和风味餐厅,了解哪些场合和群体容易出现浪费食物的现象,以及出现浪费的原因。
宴请场合浪费相对较多
2月9日至14日,记者随机走访了市内部分生意比较好,人流量比较多的酒楼。记者与酒楼工作人员交谈得知,“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抬头,尤其在婚宴、商务聚餐等场合,餐桌浪费较为严重,亲朋聚会时浪费食物的情况则比较少。
2月11日正值元宵节,花样宴荟餐厅接待的多是家庭宴席,大厅和包厢几乎都坐满了客人,桌子上摆满了各种菜式和点心,有的客人在买单时特意让服务员帮忙拿袋子或者饭盒打包。该酒楼楼面主任张小姐介绍:“春节期间,我们餐厅多是接待家宴,顾客吃完后大多会自觉把扣肉、鸡肉和鱼等肉菜打包走,只剩下一些青菜,而我们店一天的泔水量也只比平时多一两桶,浪费情况不算严重。”
刚从该酒楼就餐离席的市民钱女士说,她在春节前参加过一些公司聚餐。她说:“参加家庭聚餐的都是亲戚朋友,大家会分配任务打包剩菜。但如果是公司聚餐的话,就很少人打包了。虽然桌上的剩菜不少,但同事之间都觉得提着剩菜回家显得婆妈、吝啬,怕丢面子,大家一般都不会打包。”
记者从市内多家酒楼食肆了解到,与家庭聚餐相比,公司聚餐、朋友聚餐时食物浪费得相对较多。“商务宴请、婚宴、寿宴等场合浪费比较多,其中,‘红事’宴请打包比较多,但‘白事’宴请就少。所以点菜时我们会根据用餐人数提醒客人注意菜的分量,如果是10个人的宴席,我们一般推介‘8菜1汤1主食’,14个人就餐就多添两个菜。”顺丰大酒楼的经理王先生说。
年轻人一般不喜欢打包
采访中,一些酒楼食肆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他们在工作中留意到,仅有少许年轻人有打包的习惯。顺丰大酒楼的经理王先生说:“家庭聚餐一般有老有少,打包的一般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则饭后离席较早。由于大多年轻人表示还要去逛街或者参加其他活动,所以很少会主动打包。”
在旺城广场的湘潭人家餐厅,记者随机采访了从广州回梧州过年的食客梁明。当晚,梁明约上一班老同学外出吃饭,也点了几瓶酒喝,他们一行5个人点了8个菜和3碗白饭,菜以肉菜为主。吃饭期间大家都聊得很起劲,几杯酒下肚就感觉肚子胀了,菜只吃了一点,走时没有打包。梁明说:“我也知道这样浪费不应该,但我们吃完饭还要去K歌,打包显得没面子,又不方便。”
2月14日中午,大学生欧阳丽敏在老树咖啡西餐厅就餐完毕。她说:“我们8个人吃饭,一人点一个菜,有酸的有辣的,难免有的菜有人不爱吃。也许是过年期间大家都吃得太丰富了,每样菜都剩了不少,但由于饭后我们还要去看电影,所以大家都没有打包,反正饭钱是AA制的,打包又省不了多少钱。”
“如果梧州的酒楼餐厅能推出‘半份菜’的菜品,我们在点菜时就可以减少浪费了。”欧阳丽敏提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