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新颖创意的橡皮擦、签字笔,摆放在文具店显著的位置。 朱元冬 摄
这是造型独特的玉米笔。朱元冬 摄
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朱元冬)造型逼真的橡皮、封面精美的软笔抄、活泼可爱的卡通笔袋,还有外观独特的修正带,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学习用品,不管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都非常喜欢。连日来,记者陆续接到家长打来的报料电话,称学习用品越来越精美,价格也随之走高,孩子们开始买文具攀比。也有老师反映,有学生在课堂上把文具当玩具玩,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2月15日,记者在市区的部分超市、书店、文具店走访时发现,精美的文具都摆在了货架显著的位置,购买的学生络绎不绝,新式的签字笔、橡皮擦、卷笔刀、尺子、书包等,色彩绚丽,眼花缭乱。记者在大润发超市的文具货架区看到,选购文具的学生们几乎不约而同都选择了色彩鲜艳、造型独特的产品,对于一些简单普通的笔记本、笔盒等,却少有人问津,而普通的书写笔价格只需几元钱,式样花哨的笔则需要十几元。
文具太精美是否真会影响学生学习,记者采访了梧州高新区双语实验学校的语文教师黄舒。她说,在她的班上,经常有同学反映,新买的文具不见了,而多半都是款式新颖,价格昂贵的文具。“三、四年级学生的攀比心理明显一些,有的学生看到同学买了漂亮的文具,回家后要求家长去购买相同的款式,甚至是价格更高的,把原来能用的学具丢弃。”黄舒认为,家长在学习用品上舍得花钱,有一定的原因。家庭经济较好的家长可能觉得陪伴孩子少,就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但老师在学校会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也会与家长进行沟通,购买文具注重使用性能,不能随意浪费。
“攀比心理产生后,容易让学生在学习上分散注意力,想要改变现状,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看待和引导。”梧州八中英语教师梁莉说。
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医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钟钰聆表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购买实用性高的学习用品,这才是学生使用文具、回归课堂的正确态度。”她建议家长,要引导孩子科学理性看待学习用品的使用价值和意义,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当中,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