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 (记者 陈晓雯 通讯员 陈秋玲)近日,我市出现数起因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不适聚集性疫情。随着春季开学,学校和托幼内人群聚集,诺如病毒感染和暴发的风险增加,专家提醒,要注意幼儿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
近日,我市某幼儿园出现多例幼儿呕吐、腹痛、腹泻症状,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在采咽或肛拭子检测中检出诺如病毒核酸,证实为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聚集性疫情。据介绍,随着春季开学,学校和托幼内人群聚集,诺如病毒感染和暴发的风险增加,目前我市已出现因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不适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幼儿集中的托幼机构。
据介绍,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最常见病原体,主要是在成人和学龄儿童中传播,寒冷季节呈现高发。诺如病毒传染性较强,可随病人的粪便、呕吐物排出造成环境污染,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或气溶胶传播,常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医院、工厂及社区等场所引起聚集性疫情。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最常见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等,感染后多在48小时内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以呕吐症状更多见,病程一般2至3天。
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诺如病毒目前没有疫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应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诺如病毒感染危险因素主要为被污染的贝类、蔬果、桶装水和井水等,因此要注意饮食卫生。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尽早采集粪便或呕吐物等标本进行化验检查,做到对症处理,避免滥用抗生素。对出现聚集性病例的学校等集体单位要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有关部门,并低温保存病人粪便、呕吐物、食物、水等样本并送检,以便及早开展调查和控制工作,减少疾病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