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市民在了解探空仪的相关知识。当日上午,气象开放日活动在榜山山顶气象科普基地举行,不少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场参观。 见习记者 杨扬 摄
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黄海志 通讯员 邓碧娜)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3月18日,梧州市气象局在榜山山顶的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举行开放日活动,向市民普及气象知识。
昨日一大早,虽然天公不作美,但在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正式开放前,已有大批市民带着小朋友早早地登上榜山顶,等候活动开始。“平时经常带小孩攀登榜山,但从没走进气象科普基地接触那些气象设备。”梧州市民陈女士带着在富民小学读书的儿子李梓桁最先来到基地,她想趁这次亲子科普活动让儿子学点科技知识。当日的气象开放日活动吸引了300多名市民参加。
“这一对是测量每天最高温和最低温的水银地表温度计,一根是最低温度计、一根是最高温度计,原理和家里用的体温计是一样的……”“这对人工影响天气高射炮是用于人工降雨的,增雨弹被高射炮射向云层中爆炸,固体干冰很快升华变为气体并吸收周围热量,使云中的温度急剧下降形成降雨……”在活动现场,梧州市气象台不但开展了问题咨询、气象科技展板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还安排了多名解说员向广大市民介绍气象台的诸多设施设备,讲解相关气象科技知识。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为“观云识天”。梧州市气象局从3月初起在全市开展科普分享活动,向市民征集在梧州本地拍到的与“云”相关的照片,并通过“梧州气象”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分享。在昨日的现场活动中,气象工作者们甄选出部分市民拍摄的与“云”相关的照片,通过有奖问答的形式向市民传授观云识天的科学知识,颇受市民尤其是小朋友们的欢迎。
当天,梧州市气象局联合傍山社区通过开放科普馆、发放梧州市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手册等形式,多角度向市民宣传气象知识。梧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的“科普大篷车”也开进了活动现场,为广大市民普及气象知识和运动与健康知识。
梧州市气象台副台长孙小龙表示,除了每年一次的世界气象日公众开放活动,气象部门每年还通过“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气象知识进学校入社区等活动,以及新闻媒体报道和气象部门的官方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市民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及应对气候变化、爱护地球家园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