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记者 黄颖盈
广西“壮族三月三”及清明节六天长假,是不少市民出游放松的日子,在景区等候区、斑马线路口以及公交站台等人流、车流密集的地方,市民的小小举动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昨天,记者走访市内部分景点和主要街道发现,礼让三分、文明出行已经成为不少市民的自觉行动。
3月30日,长洲区泗洲村游人如织,在工作人员及梧州职业学院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大部分市民游客都能按照要求在指定区域停放汽车或两轮机动车辆,再步行进入景区观光游玩。虽然人头攒动,但大部分市民游客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相互礼让体谅,现场没有发生明显的推搡拥挤现象。
在歌圩表演活动的现场,市民游客大都自觉维持公共秩序。一方面,文明使用手机、相机以及摄像机等拍摄设备;另一方面,做到不相互推挤占位,不肆意喧哗制造噪音,大家一起享受歌圩表演的美好时光。
活动结束后,记者搭乘从泗洲村前往市区方向的接驳巴士时看到,上车的市民游客都自觉投币,部分市民游客因为身上缺少零钱,更有市民游客主动帮忙兑换零钱。除此以外,对部分年老、怀孕以及带有小孩的乘客,一些市民游客也能主动积极地为他们让座。
梧州职业学院的大二学生黄萱家乡在河池,今年她主动参与了泗洲歌圩活动的志愿服务。她表示,自己不但感受到了梧州本地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从参与活动的市民游客身上看到了梧州本地的文明之风。此外,家乡在贵港,同样参与到志愿服务中的梧州职业学院大一学生小伍告诉记者:“现场很热闹、气氛很浓厚,参与活动的市民游客大都遵守公共秩序,使得整场表演能顺利开展。”
除此以外,记者走访河东骑楼城——龙母庙景区,旺城广场及梅西广场等人流、车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时也看到,多数市民能自觉遵守交通秩序及公共秩序,按序就餐、观看电影、停靠车辆,市内主要景点周边的交通情况也总体较为通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