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记者 梁燕如 通讯员 梁少欢 黄潇凯 卢刚
“泗洲村风光好——俚”3月30日,“壮族三月三·长洲好嗨森”——泗洲歌圩在长洲区泗洲村青山庙欢乐开唱。朴素的舞台背景和表演服饰,搭配民间艺人朴实的唱腔、地道的方言,民间歌舞接地气,文化味浓。
下俚歌舞《绣球抛给撑船郎》在歌圩“打头阵”。伴随粤曲《春日郊游》,演员饰演的城里姑娘来到泗洲村踏青,勤劳诚实的泗洲小伙为姑娘撑船,临江高唱下俚歌。秀美江景让姑娘陶醉,“俚——下俚——”的韵律让姑娘心生欢喜。“创作灵感源自生活。”节目创作者郭慈珍说,下俚歌曲调灵活,日常事物都能入曲成歌,唱出人们的情感。
下俚古韵未歇,牛歌戏《淑女养弃儿》热闹开演。“爹爹,婴儿不能弃!”一句白话念白让观众看懂了淑女抚养弃儿的坚持,演员传神演绎着淑女善良、坚定的人格魅力。该剧由藤县民间牛歌剧队表演,队长马伟文在剧中饰演捉拿叛臣的大将军。手持大刀、横眉怒竖,演活了将军的威严。“可惜表演时间太短,还没过足戏瘾。”马伟文笑说。
演员没过足戏瘾,观众也表示看不够。“很开心,很热闹。”市民张捷明抱着孩子站在舞台边,不时跟着旋律摇着脑袋哼唱,“用土话演唱的歌曲能感染人。”“90”后观众小蒙说,虽然大多数剧目没听懂,也看不明白剧情,但用方言演唱的唱词、手工制作的道具很有文化味道。
当天,泗洲歌圩集中展演下俚歌、藤县牛歌戏、苍梧县麒麟白马舞和鹿儿戏、岑溪市牛娘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好戏连台、喝彩声声让歌圩连番掀起展演高潮。苍梧县旺甫麒麟白马艺术团演员吕超美在表演中潇洒地踏着白马舞独有的“双金钱”舞步,展现少年牵着白马的英姿。吕超美说,群众热情捧场是对民间艺术的肯定,“观众喜欢,我们表演就带劲。” |